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兰臻话“双减”:减负不减质 书香能致远

  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3日电 (记者 张金川)“最是书香能致远”,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近日走进一所乡村小学赠书,“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愿阅读能让同学们插上翅膀,飞得越高越远”。

 全国人大代表兰臻与二年级孩子们交流阅读。张金川 摄
全国人大代表兰臻与二年级孩子们交流阅读。张金川 摄

  去年以来,中国实施“双减”政策,即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在此背景下,教育如何提质增效,成为兰臻最关注的话题。

  来到漳州市实验小学采访时,记者看到,兰臻正以“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为题,和二年级的孩子们交流阅读:平时读什么书?喜欢什么样的书?……她以阅读《七色花》为例,指导同学们阅读课外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全国人大代表兰臻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张金川 摄
全国人大代表兰臻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张金川 摄

  “将课余时间真正还给孩子,让孩子有自主成长的空间。”兰臻告诉记者,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各校多措并举落实“双减”,效果明显。

  “双减”政策落地后,漳州市实验小学按照德、智、体、美、劳的育人要求,从打造高效课堂、加强作业管理、优化作业设计、进行评价改革等四方面发力,谋划实施好新人培育工程。

全国人大代表兰臻在学校给孩子们授课。张金川 摄
全国人大代表兰臻在学校给孩子们授课。张金川 摄

  “从原来只注重语数转变为全学科的评价,从原来只注重知识积累转变为注重学科素养和学生能力。”兰臻列举了学校一二年级进行“五育智趣游”的闯关活动,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多彩闯关活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双减”政策落地,如何确保教育减负不减质?在兰臻看来,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彰显,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促进孩子语文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兰臻认为,在“双减”大背景下,图书室作为师生学习的重要阵地,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积极完善和建设好,在课后服务、推动教育改革和减负、聚焦孩子综合素质、培养孩子全面素质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兰臻对此尤为关注乡村教育。她长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到过漳浦、诏安等地的边远山区学校,为孩子们带去精心挑选的书籍。

全国人大代表兰臻在学校给孩子们授课。张金川 摄
全国人大代表兰臻在学校给孩子们授课。张金川 摄

  兰臻和“兰臻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也走访农村学校,发放调查问卷,对农村小学图书室进行摸底。针对农村小学生阅读渠道的相对有限,她今年着力推动加强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

  “‘双减’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个政策的完善需要时间。”兰臻坦言,因为这个政策,孩子们开始独立自主学习,自律性也有所增加;家长不能陷入“减负就是躺平”“减负就是减责”的盲区,要与学校一起确保“作业减下去,能力长上来”。

  近年来国家纷纷出台教育利好政策,兰臻总是仔细研读、广泛调研,认真撰写建议,推动政策更好落地。“‘双减’政策之后,希望国家能够有更多、更好的配套措施,共同营造孩子健康发展、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