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永远的映山红》首发 讲述94岁老校长的教育世界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31日电 (记者 张金川)“如果有一个学生没有培养好,就说明我没有尽到校长应负的责任,就是辜负了组织和武平人民的信任。”回想自己作为校长、现年94岁的阙硕龄31日如是说。

阙硕龄老校长在《永远的映山红》首发暨捐赠仪式上讲话。张金川 摄
阙硕龄老校长在《永远的映山红》首发暨捐赠仪式上讲话。张金川 摄

  当天上午,《永远的映山红——阙硕龄和他的教育世界》一书首发暨捐赠仪式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一中举行。阙硕龄回到他曾任教33年的武平一中,出席该书首发暨捐赠仪式并讲话。

  “从1956年到1988年的33年中,我和武平一中广大师生结下深厚的情谊;1989年离开武平一中到如今2021年,又是一个33年,天天有师生们的关心和问候,心情感到十分愉悦。”阙硕龄说。

武平一中教师向阙硕龄老校长献花。张金川 摄
武平一中教师向阙硕龄老校长献花。张金川 摄

  出生于1928年4月的阙硕龄,福建省永定人,中共党员,中学行政一级校长,福建省劳模、特级教师,两次被评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被评为龙岩市杰出人民教师,1988年以副厅级离休。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厦门大学毕业不久就扎根武平山区教育,中间曾有几次提拔从政、到厦门大学任教等机会,总不为所动,1953年历任武平维扬中学(武平第二中学)副校长、武平第一中学校长等职。

《永远的映山红》首发暨捐赠仪式现场。张金川 摄
《永远的映山红》首发暨捐赠仪式现场。张金川 摄 

  “我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深深感到教师是学校依靠的力量,所以我喜欢深入他们中间,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培养他们,合理地安排他们工作,帮助解决他们自己难以处理的一些问题,使每位教师都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经过各自不断的努力,成为高级教师、优秀教师,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阙硕龄说。

  “我也热爱自己的学生。”阙硕龄认为,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说到底就是热爱学生,就是要培养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可用之材。

武平县县长于海在《永远的映山红》首发暨捐赠仪式上讲话。张金川 摄
武平县县长于海在《永远的映山红》首发暨捐赠仪式上讲话。张金川 摄

  《永远的映山红》及《阙硕龄诗文集》,收集了阙硕龄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及其他文章,收集了当年《光明日报》《福建日报》《福建教育》等报刊对阙硕龄的有关报道,以及武平县委、县政府号召向阙硕龄学习的文件,对老校长立德树人的事迹予以记载和弘扬。

  “阙硕龄老校长为武平教育乃至全市、全省、全国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绽放出如映山红一般耀眼的教育精神、师德师魂。”武平县县长于海在该书首发暨捐赠仪式上指出,他的教育世界定位为“永远的映山红”,映山红寓意着坚定信念、永不言弃的革命精神,象征着勇往直前、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

合影留念。张金川 摄
合影留念。张金川 摄

  “今天我们在这里首发、捐赠的不只是著作书籍,更是一种教育精神、师德师魂、智慧力量的传递。”于海表示,以此次首发及捐赠仪式为契机,大力唱响“映山红之歌”,并激励全县广大教师“远学张桂梅、近学阙硕龄”,厚植伟大的教育情怀。

合影留念。张金川 摄
合影留念。张金川 摄

  首发暨捐赠仪式上,本书主编、福建省作协副主席钟兆云介绍成书经过、著作内容等,海峡文艺出版社负责人介绍出版情况,中共龙岩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曾克荣等武平一中校友先后发言;新加坡三达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蓝伟光博士发来贺信。首发式前,武平县委书记张丽华亲切会见了阙硕龄,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他的教育报国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