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民政:兜底保障更加密实、养老服务体系更完善……不断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在泉州工作的平潭籍新人郑先生与永春的陈女士在丰泽区婚姻登记处顺利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原本他们的户籍不在丰泽区,无法在丰泽区办理结婚登记。实行新政策后,现在只要福建户籍的居民持有丰泽区的有效居住证,便可以在丰泽区婚姻登记处进行结婚登记。去年以来,福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更加密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力量更加健康向善……在省两会召开之际,本网记者回顾“时光里的福建”,一同感受这些变化发展。

  福建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省通办”

  来自平潭的郑先生说道,“我和我老婆户籍都不在丰泽区,而我又长期在泉州工作。原本正计划要请假回老家去办结婚证。刚好了解到结婚登记可以全省通办了,赶紧挑个好日子过来办证。不用特地跑回去真的很方便。”

  能够有如此便捷的婚姻登记,来自于2021年福建省民政厅出台的一项便民举措,即从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的福建省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全省通办”。

  “全省通办”适用于省内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即将男女一方或双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在本省的内地居民结婚登记,由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放宽到由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补领婚姻登记证和涉港澳台、华侨及涉外国人的婚姻登记不在此次“全省通办”范围。

  记者获悉,截至1月4日,福建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省通办”已办理2042对新人。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更加密实 精准救助帮扶3.56万人

  去年,福建省出台《福建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制定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5条措施,修订特困群众认定办法和低保工作规范,加快构建新时代综合救助格局。11月,12家省直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工作的通知》,形成了特困、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人口等低收入人口的梯度救助帮扶机制,对生活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和支出型困难人口、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失能失智老年人实施单人纳保。目前全省共有城乡低保对象53.9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7%。

古田县“互助孝老食堂”探索农村养老服务运营新模式。受访者供图
古田县“互助孝老食堂”探索农村养老服务运营新模式。受访者供图
2021年福建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比赛现场.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2021年福建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比赛现场.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
全省城乡社区近邻服务现场推进会举行。受访者供图
全省城乡社区近邻服务现场推进会举行。受访者供图
大田县阳光1 1助农产业馆。受访者供图
大田县阳光1 1助农产业馆。受访者供图
南安市实行结婚登记“全省通办”的首对非南安户籍的新人。受访者供图
南安市实行结婚登记“全省通办”的首对非南安户籍的新人。受访者供图

  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与专项救助部门和乡村振兴局等10个部门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动态预警监测,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2.2万人。先行开展兜底保障“回头看”,扎实开展“精准救助”专项行动和“漏保”“漏救”点题整治,深入推进“社会救助政策宣讲进村(社区)”,全省共摸排困难群众51.11万人次,精准救助帮扶3.56万人。创新“资金+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出台规范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政策文件,全省共有322个购买服务项目,投入资金2.11亿元,推动形成医疗互助和商业保险帮扶、统筹资源挂钩帮扶、结对帮扶、“爱心+近邻”等服务模式。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优化办理流程,下放审核确认权限,开通省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推动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提高救助效能。救助资金纳入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对资金“流向、流量、流速”全程跟踪。

  推动构建城市地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去年12月,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在北京发布。由福建省古田县申报的“互助孝老食堂”项目榜上有名,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个入选的案例。

  互助孝老食堂充分整合现有农村幸福院、老人俱乐部、宗祠、党群服务中心等位于村(社区)中心、交通便利、通风采光良好的场所,进行适老化、结构安全改造,开发乡村助老公益性岗位,提升乡村养老互助水平。

  古田县民政局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古田县经过多年探索努力建成了“互助孝老食堂”,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养老服务运营模式。针对“谁来做”“钱在哪”“怎么做”等问题,古田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和政府统筹双推进,强化资金保障和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双保障,遵循共建共享和公益普惠双主导,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目前,我省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667万人,占总人口的17%。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长,预计到2025年,我省老年人口将超过750万,占总人口比例达20%。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留在家里养老。

  对此,出台福建省加快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省民政厅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区和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作的通知》,提出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要求,即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验收、同步无偿交付使用。要求新建城区和住宅小区应当按照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建筑面积,且单处用房面积不得少于400平方米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住宅区应当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构建城市地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应小于700米。

  实施养老服务提升工程,在原乡镇敬老院的基础上新改扩建81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竣工后,乡镇敬老院将转型升级为集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强化县、乡两级公办养老机构对失能、部分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实现应收尽收。全省建成长者食堂、老年人助餐点588个。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今年改造提升155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点。总结推广了三明市沙县区农村幸福院+乐龄学堂、上杭县发展普惠养老、宁德市互助孝老食堂服务等一批新经验新做法。

  打造“15分钟近邻服务圈” 社会治理创新推进扎实有序

  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近邻党群服务驿站启用,为居民群众提供近邻服务地图等六项服务,驿站一开门便吸引不少居民前来探访。

  东街街道军门社区积极盘活整合现有资源,在统筹小区党员活动室、党建超市线下体验中心等场所的基础上,经过几个月的筹备推出了近邻党群服务驿站。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志愿者团队和社会组织等三支队伍入驻驿站,为居民群众提供包括四史宣传教育、近邻服务地图、议事恳谈交流、闲置物品置换、食物爱心货栈和志愿积分兑换六项服务。

  这是福州市积极推广推行城乡社区近邻服务的缩影,目前,福州市确定了鼓楼区、晋安区作为省级近邻服务试点区,中山社区、锦江社区等15个社区作为近邻服务省级试点社区和汤边社区、建华社区等41个社区为市级试点,有步骤地统筹推进近邻服务工作。同时,结合开展新一轮社区综合提升行动,深入推进近邻服务,计划打造一批涵盖助幼、助老、助教、助医、助困等近邻服务为内容的服务型社区。

  记者从福建省民政厅了解到,我省社会治理创新推进扎实有序。省社区办印发《关于推行城乡社区近邻服务的实施意见》,完善助幼、助教、助医、助老、助困“五助”为民服务,要求不断完善近邻服务内容,实现助幼、助教、助医、助老、助困等服务,打造“15分钟近邻服务圈”。全省民政系统组织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广“党建+近邻服务”模式,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144个省级试点、288个市级试点正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作。其中,厦门市深化近邻服务经验做法在全国民政厅(局)长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专题培训班上作经验推介。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 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力量更加健康向善

  福建是著名革命老区, 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全省老区县69个、老区建制村(居)8540个,老区县占全省总面积96%。近年来,我省创新帮扶机制,持续攻坚克难,全力推动老区苏区跨越式发展。

  2019年底,省民政厅、省扶贫办联合印发《阳光“1+1(社会组织+老区村)牵手计划”行动方案》。福建省盲人协会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挂钩帮扶革命老区、建档立卡省级贫困村宁化县安远乡永跃村,对村里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困难村民家庭进行逐一入户摸底调查,对村人口情况、特色产业、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精准了解需求。省盲协主席王永澄说,“虽然我们不能看见光,但愿意成为一道光。”一年里,协会动员爱心单位23家投入帮扶资金130多万元,直接服务和惠及村民4000多人次。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阳光1+1”牵手计划改变以往一捐了之的帮扶模式,发动社会组织把自身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老区村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等优势结合起来,以双方深度合作“造血”共赢模式发展老区优势特色产业,既增强老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又促进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单位自身发展壮大。

  去年3月,省民政厅组织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按照“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的原则,主动减免部分经营困难会员企业,尤其是受疫情影响生存困难民营中小微企业的会费和其他收费项目,进一步减轻会员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共减费8393万元,惠及2.3万家企业。

  2021年,福建省社会组织年报首次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社会组织年报办理实现“多上网、少跑腿”。

  在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活动中,全省共摸排核查线索172条,曝光4批37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劝散105家、取缔26家、引导进行合法登记19家;在全省范围内排查“僵尸型”社会组织,已引导注销591家、撤销登记295家、激活473家。

  福建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福建省民政厅将民政系统新风正气福建名片确定为“为民爱民增福祉 同心携手创美好”,并建立贯彻落实该项工作的机制,不断开拓为群众办实事的途径,推动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削减环节、简化程序、压缩办理时限。下一阶段将切实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民政职责,努力以新的更大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记者 林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