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泉州举办2025年“非遗进高校”主题活动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6日电 以“非遗遇青春 文创筑未来”为主题的泉州市2025年“非遗进高校”主题活动,25日在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举办,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为泉州非遗活化利用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本次活动由泉州艺术馆、泉州市文旅融合与文化创意协会、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主办。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地松,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泉州市文旅融合与文化创意协会会长许旭明,泉州市文旅融合与文化创意协会常务副会长庄仁哲,泉州市艺术馆馆长丁聪辉等主办方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当天的活动邀请德化陶瓷、惠安石雕、永春纸织画、泉州花灯、泉州珠绣、泉州刻纸、泉州锡雕、蟳埔簪花、木雕、泉州布雕画、泉州彩扎、泉州金苍绣、医疗养生秀等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为同学们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课,助力师生沉浸式感受泉州非遗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不仅细致讲解各项非遗作品的制作流程与文化内涵,还现场演示锡雕、瓷雕、珠绣、影雕、簪花制作等技艺。他们灵巧的双手在材料上灵活翻飞,原本普通的原材料逐步蜕变为精美的非遗作品。师生们不仅看得专注入迷,更积极参与现场制作,在亲手实践中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与创作乐趣。​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城市,泉州是中国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丁聪辉表示,此次活动正是依托泉州丰富的非遗资源,搭建起非遗与高校、文创产业深度对话的桥梁,为三者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展示。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展示。

  非遗与文创融合主题研讨会当天在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校内会议室同步举行。行业专家、文创企业代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校教师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五大核心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在“泉州非遗元素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议题中,嘉宾们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了如何精准提取非遗中的纹样、技艺、故事等核心元素,结合现代审美趋势与大众生活需求,设计出更贴合市场需求、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以“非遗+文创”的创新形态激活文旅消费市场,让传统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场景,更好地服务“世遗泉州时尚之都”建设;针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养与文创人才协同发展”话题,与会人员认为,要破解非遗传承断层、文创人才缺乏传统文化根基的双重难题,需进一步加强高校、文创企业与非遗传承基地的合作,构建“理论+实践+传承”的培养体系,培育兼具非遗传承能力与文创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嘉宾们还就“数字化技术助力非遗活化”“非遗文创产品市场化推广路径”“非遗与文旅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等话题各抒己见,既深入剖析当前非遗活化利用中存在的痛点难点,也提出可落地、可复制的解决思路,为泉州非遗从“活起来”向“火起来”跨越提供了清晰可行的实践路径。​

  “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年学生成为非遗传承的‘体验者’与‘传播者’,更汇聚多方智慧为非遗活化利用破题解难。”许旭明表示,协会后续将持续推动非遗与高校教育、文创产业、数字技术、文旅经济的深度融合,让千年非遗焕发更耀眼的光彩,为泉州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