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6日电(卢筱莉)为落实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锚定电网高质量发展目标,国网漳州供电公司变电一次检修三班紧扣“人员—设备—流程”三维度,创新构建全方位安全文化体系,助推本质安全与长效发展。
人员为核激活安全发展“源动力”
该公司变电一次检修三班班组始终把“人”作为安全建设的核心,让安全理念真正融入员工日常工作与思想深处。在班组安全文化角,图文并茂的安全案例、通俗易懂的操作规范随处可见,抬头可见的提醒,让安全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扎根。与此同时,该班组还为员工搭建了从“会操作”到“善操作”的成长阶梯,实训基地与大师工作室里,检修、试验双专业培训常态化开展,国网学堂上线的安全实操视频,更成了员工随时可学的“随身课堂”。除此之外,该班组还积极鼓励员工在实践中探索更安全、更高效的工作方法,引导大家从过往隐患事故案例中汲取经验,将教训转化为防范风险的具体举措。
骨干欧阳带领团队研发检修平台装置时,更是把隐患案例当作重要教材,“每一个案例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教训变成实实在在的防范办法”。团队反复对照案例调整装置设计,最终不仅解决了传统检修中空间受限的问题,还增加了双重安全防护,让检修效率提升30%,更成功拿下QC成果奖。
经过一系列举措,员工安全意识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践行”,安全日活动月均开展4次,覆盖全员。11人通过变电设备检修工3级岗位能力认证,双专业取证率达100%。近两年获6项QC创新成果、多项国省级竞赛荣誉,因安全意识或技能不足导致的作业问题均降至0,切实筑牢以“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根基。
设备为基织密隐患防控“安全网”
设备安全是电网本质安全的核心支撑,为此该班组重点构建了两大机制,全力提升设备安全管控水平。一方面建立缺陷快速响应闭环机制,一旦发现设备缺陷,立即启动处置流程,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整改进度,确保缺陷及时消除;另一方面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排查工作实行“定人、定时、定责”管理,隐患整改完成后严格组织验收,同时开展常态化排查,避免隐患长期堆积引发故障。
今年8月,台风“杨柳”逼近,诏安县220kV奇材变处于风雨欲来的紧张氛围中。正在这里开展特巡工作的黄师傅,敏锐地发现主变取油口出现了漏油情况,“主变渗油了,快拿工具来,咱们赶紧查查渗漏点在哪!”听到喊声,现场同事迅速行动,大家分工协作展开排查,很快确认是螺母松动导致的渗漏。黄师傅一边指挥大家紧固螺母,一边不忘叮嘱:“大家赶紧把螺母锁紧,还要及时把情况汇报上去,后续一定要密切盯着这个部位,绝不能让隐患再次出现。”最终,团队在台风来临前成功化解了这一设备风险。
得益于两大机制的落地,班组设备缺陷实现全流程闭环处理,响应速度大幅提升,排查出的隐患整改销号率达100%,未发生一起因隐患未处理引发的设备故障,常态化排查更有效减少隐患堆积,设备故障发生率显著下降,为电网稳定运行筑起坚实的设备防线。
流程为纲打造规范作业“样板间”
为让每一步作业都有章可循,该班组从流程管控入手,将作业清晰划分为准备、开工、作业、收工四个阶段,并且针对每个阶段明确具体标准和注意要点,确保作业全流程规范有序。
在流程执行的保障上,该班组组织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清晰界定每个人的安全责任。在此基础上,该班组还通过每日安全早会和每周安全日分析事故案例、制定应急方案,让员工深刻理解流程背后的安全逻辑,主动规范操作行为,并联动部门分析缺陷隐患,形成“日推进、周支撑、月激励”正向循环,为流程执行筑牢安全根基。
近日,在110kV芗城变1号主变更换作业中,该班组严格落实全流程标准化。作业前先通过沙盘模拟还原现场布局,作业中多专业协同并对高风险环节重点监护,收工时对照工具清单和作业记录逐项核对,确保没有遗漏。整个作业过程零偏差、零违章,最终获评“国网无违章工地”。
下一步,国网漳州供电公司变电一次检修三班将推动党建引领与安全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加强设备安全管控和安全人才培养,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助推本质安全与长效发展,为电网安全可靠建设提供更强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