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司法为盾护古村 奋斗精神铸检魂——福州、罗源两级法院联动守护文化遗产

  青砖黛瓦,镌刻历史文脉;法治力量,守护百年印记。近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罗源县人民法院联合前往西兰乡洋坪村调研古村落司法保护情况并在松山围垦展示馆开展“深学四中全会精神感悟围垦奋斗精神”活动。福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杰,福州中院行政庭庭长林孔亮,罗源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林欢以及西兰乡乡长郑秀华等参加活动。

  据悉,罗源县西兰乡洋坪村,素有“明清建筑博物馆”之誉,是罗源县文化名村、福州市革命老区村,入选福建省首批古村落示范村,并于2023年入选了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内数十处明清古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承载着历史记忆、建筑艺术与民俗文脉,是不可再生的“活态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岁月流转与发展需求,古村面临修缮缺乏规范、保护责任不明、文旅开发与遗产保存难兼顾等现实挑战。

  为切实加强古村落司法保护,10月29日,福州中院行政庭、罗源法院联合西兰乡政府,在洋坪村设立“传统古村落司法保护示范点”,以司法与行政协同之力,构筑专业保护屏障。活动中,法院干警与乡政府工作人员、村“两委”、村民代表、文化传承人共同实地查看古祠老宅,细致了解木构防腐、墙体防潮等修复难题,倾听村民意见建议,为后续开展司法服务奠定基础。

  设立示范点,是精准回应古村落保护需求的创新举措,也是司法与行政协同守护文化遗产的有益探索。未来,三方将以洋坪村为样本,完善“司法指引+行政协同+村民参与”的保护机制,推动建立全市古村落司法保护长效机制,让法治力量融入日常管理,助力古村既保留乡土韵味,又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生。

  在罗源县松山围垦展示馆,两级法院干警开展“深学四中全会精神感悟围垦奋斗力量”学习活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沉浸式回顾那段“向大海要土地”的壮阔岁月。泛黄的照片、磨损的农具,无声诉说着“战天斗地、敢为人先、团结协作”的围垦精神。村民“白天挑土筑堤、夜晚点灯抢工”的奋斗故事,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干警。大家一致认为,围垦先辈的担当与奉献,正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学习现场,干警们围绕“传承奋斗精神、践行司法为民”展开研讨,结合审判执行、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交流如何将围垦精神融入司法实践,以先辈的韧劲攻坚司法难题,以初心回应群众诉求。

  从洋坪古村的法治守护,到围垦精神的薪火相传,此次活动为罗源法院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实践。下一步,罗源法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持续深化司法与行政协同,把围垦精神转化为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以更实举措守护古村文脉,以更优服务回应群众期盼,努力为区域文化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罗源法院 黄宗斌 阮玖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