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洪丽玲:教育改革的先锋

  在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有一所曾经非常不起眼的小学,师资软、生源弱、硬件旧是它发展道路的“拦路虎”;短短几年,台江区委、区政府大手笔投入改扩建,新任校长洪丽玲大胆创新,推动改革,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从“薄弱校”到优质名校的华丽蝶变。这所学校,就是宁化小学。

  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首届中小学名师、省首届学科带头人、省“十三五”名校长培养人选……在33年的语文教学生涯里,洪丽玲坚守“有意义语文学习”的教学主张,在省内外讲座100多场,她所带的班级成绩优异,经常在区、市质检中名列前茅。

  2010年8月,洪丽玲离开工作17年的台江第三中心小学,来到宁化小学担任校长。用她的话来说,这是“跳出舒适区”,面对一所连招生都成困难的学校,洪丽玲内心涌起“二次创业”的激情。

  “当校长,其实没有退路可言,你只能靠自己走出困境。”2011年4月,洪丽玲就到派出所查档,把片内生资料全部看熟,带领老师们一家一家上门走访。她带着新宁小的设计蓝图,给家长们看;计划怎么培养老师、怎么上课,说给家长们听,增强他们选择宁小的信心。同年9月,她圆满完成招生任务。

  为了让学校成为一座现代花园式学校,洪丽玲上下奔走、协调沟通,使得政府对学校的改扩建投资由2700万元增加到近4000万元。

  2012年6月,新宁化小学竣工投用,校园环境大幅改善,学校面积从原来的4000多平方米扩建到13000多平方米,教学设备、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在洪丽玲看来,提升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校长应扮演好六个重要角色,即学校办学思想的提炼者、学校发展愿景的设计者、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建设者、学校课程建设的规划者、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因此,尽快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成为重中之重。

  洪丽玲总说,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四有”:有情怀、有思想、有学识、有活力。针对新教师,洪丽玲提出“六站式培养”,包括书画、演讲、评课、讲座、片段教学和师徒考评;针对骨干教师,洪丽玲发力“推磨工程”,发挥名师优势,搭建各种平台,承办各级教学研讨活动,将年轻教师推上舞台;面向全体教师,洪丽玲提倡研讨“微系列”,包括“微论坛”“微讲座”“微分享”等。

  很快,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其中不少教师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2010年,宁化小学没有一名区级骨干教师,如今,61位教师中,有1位特级教师、省名师,2位省学科带头人,2位省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7位市学科带头人,7位市骨干教师,15位区骨干教师。2位全国素养大赛获奖者,2位省技能比赛获奖者,8位福州市技能比赛获奖者,区级及以上名优骨干教师34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56%。”洪丽玲说。

  据介绍,宁化小学现已成为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建省电大、泉州市教育局、河北邢台市桥西区教育局指定的校长考察跟岗学习基地,福建师大骨干教师国培基地,福建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省闽江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实习基地,每年都要接待全国各地几十个培训团队到校观摩学习,吸引越来越多业界关注的目光。

  更让洪丽玲自豪的是,近年来,学校以教育部重点课题“‘互联网+’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为依托,建设智慧课堂,在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上变革与创新课堂教学生态。学校开创了“STEM课程模式”“Hiteach即时反馈系统支持下的TBL学习模式”“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在福州市首个试水“虚拟创客学习模式”,探寻“大数据应用”如何改变课堂生态,促进学习者个性发展。2018年,宁化小学《借改薄之力,构建信息化课堂教学新范式》的案例被教育部认定为2017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

  洪丽玲表示,从宁化小学的名师培养实践来看,每一个老师都是有潜能的,教育的初心是一种成全——它成全学生的健康成长,成全教师的终身发展,成全学校的科学发展,这也是她打造“成全教育”办学理念的初心。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就是为民办实事。”洪丽玲说,今年学校将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1

  立足高起点和高标准,争取更多的教育投入,打造“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园,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

  2

  继续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为台江区的骨干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助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3

  以“近邻党建”为依托,探索“社校共建、资源共享”的新模式,提供优质的师资,增强社区“四点半课堂”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共同打造“宜教宜学宜居”的和谐家园。

  一路走来,洪丽玲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福建省特级教师,也是目前台江区唯一一位省级语文名师。她认为,教育要跟紧时代的步伐,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提升教育质量。“我坚信,福州教育前景将更加美好,宁化小学的未来也会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