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医科大学党史学习教育“自选动作”丰富多彩

  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7日电 记者7日从福建医科大学获悉,该校聚焦立德树人和救死扶伤双重使命,多领域突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做出特色做出亮点,彰显福医担当。

  媒体融合宣传见成效

  将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融入网络空间,做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多平台投放。开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党史上的今天等专题网站和专栏,发布信息400余条。6则消息被上级党史学习教育简报刊登。36项学习教育举措被学习强国、中新网刊登。积极向中国新闻网、福建电视台、新福建等主流媒体发布有关新闻稿250余篇。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福建日报整版刊登我校及附属医院高质量党建工作。中国教育报深度报道我校新医科改革举措。在福建疫情期间,学校制作的抗疫科普视频在学习强国中央平台的点击量近30万。

  组建“最美”宣讲团

举办“六美六课堂”理论宣讲
举办“六美六课堂”理论宣讲

  学校组建以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护理工作者、最美奋斗者、最美退役军人等六类最美人物为骨干的“最美”宣讲团,秉承立德树人和救死扶伤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进一步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以学校、医院、企业、社区、乡村和网络等“六课堂”为讲授渠道,充分发挥融媒体创新手段,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百年党史故事,讲好师者立德育人、医者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活动开展以来,各主讲人面向校内外师生、党政事业单位、社区群众共开展理论宣讲活动80余场。“最美”宣讲团获评2021年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推出“白衣天使说党史”宣传项目

  邀请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姜小鹰,抗疫先进个人卓惠长、邓海英等教学、科研、医疗卫生专家、教师医护员工先进代表作为主讲人,以短视频的形式讲述“红船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党史故事,通过学校融媒体平台发布。

  创建“健康天使告诉你”品牌项目

  通过虚拟拍摄、图文结合、插入漫画等方式制作,推出《新冠肺炎患者的饮食》《疫苗是如何抵抗病毒》《校园如何防控疫情》等原创视频8个,被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社、福建新闻网等媒体转发报道,总阅读量35万余人次。学校抗疫的典型做法得到学习强国、新华网、福建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报道200余篇。

  挖掘红色资源,举办“红色闽医”展

  深度挖掘孟琇焘、林建神、姚明珠、薛介民等第一批地下党支部的光辉事迹,举办了“红色闽医”展。展出珍贵图片资料100多余幅,展现了学校“改善国民卫生的先锋,东南的医药界的柱石”的办学目标和“抑流行病之蔓延,解国家民族衰弱之症结”办学初心,再现了学校第一个党支部在抗战救国、抗战宣传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英勇事迹。

  建设福医•大梦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示范基地

  4月22日上午,福医·大梦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示范基地在上街旗山校区图书馆揭牌使用。福医·大梦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示范基地,契合当下师生的读书方式和读书习惯,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思想交流碰撞的实体空间,现代、时尚、舒适的阅读空间,分享交流的人文空间,为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建设拓展了空间、丰富了抓手。

  开展“五老说”活动

  学校各级关工委“五老”,联合各二级学院党委(关工委)团体,共组织23批次约1000多名青年师生参观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展。唐明生教授应省教育系统关工委邀请,4次做客《福建教育五老说》直播间开展宣讲,听课人次突破10万人次。2021年,校研究生院关工委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一人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荣誉称号。

  推进“六个一起”育人行动

“六个一起”育人行动
“六个一起”育人行动

  围绕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持续推进校院领导与学生一起茶叙、阅读、劳动、运动、志愿服务、体验艺术活动,开展了一起阅读品读红色经典,一起茶叙“青春绘向往的福医”、一起艺术共绘画卷、一起劳动播种花卉、一起运动彩色环校跑、一起志愿服务医疗义诊等10余场活动,强化师生互动交流,积极构建学校领导示范推动“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