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建本生香一一朱子理学思想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

  中新网福建建阳12月30日电 (记者 张丽君)12月28-29日,以“建本——朱子理学思想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为主题的第三届建本文化学术研讨会于建阳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方式与会。

12月28日,会议现场。张丽君 摄
12月28日,会议现场。张丽君 摄

  “建本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有可为。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对建本文化进行更为的传播,让青年学了更深层的去了解印刷文化,书籍文化。另一方面古籍里的知识、文字的形式、书法这些都与我们现代的艺术设计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祝帅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

  “建本兴起于五代,历时千年建本古代就一直在创新,比如建本是最早有广告的,比如书名广告、目录广告、刊号(电头)广告等等。其行销面、应用范围是最广的,涉及了制农、商业、教育等等,当时就远销东南亚、朝鲜、日本等地方。”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图书馆馆长陈建龙致辞时表示,从创新性发展角度,我提供一个想法,建本能兴盛千年,其历史成长过程值得深挖,以宣传、研究、展示创新性去策划。

12月28日,签约仪式。张丽君 摄
12月28日,签约仪式。张丽君 摄

  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用通期间说到,目前目标任务之一文旅强市,朱子文化、闽越文化、建盏建本文化、宋慈文化等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南平市建阳建本协会秘书长夏仔勇在刻建本。潭本 摄
南平市建阳建本协会秘书长夏仔勇在刻建本。潭本 摄

  活动期间,地方政府还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签署建本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

  建本又称“建安本”、“麻沙本”,是古代在建阳北部麻沙、书坊一带刻印的古籍。早在两宋时期,建本与浙本、蜀本齐名,建阳麻沙、书坊已成为当时全国三大刻印中心之一,由于建本以私刻、坊刻为主,在书本刻印、排版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在出版发行量上大大超过了以官刻为主的浙本蜀本。宋、明时期建刻的繁荣,在中国图书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出版史之最”:有世界最早的版权文告,有最早的纲目体史书刻本,最早的学术思想史专著,尚存最早的《伤寒论》注解本等。斯时,建阳也被成为“图书之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