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扶正守望 逐光归程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18日电(王晓)扶正稚苗,以司法温情守望成长;逐光而行,为迷途少年照亮归程。为切实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强化未成年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治与精准帮扶,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近日,闽清法院召开了未成年人犯罪调查评估与审矫衔接工作协同座谈会,县委政法委副书记严颖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

  县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林燕芳简要介绍了《闽清县未成年人犯罪调查评估与审矫衔接工作机制(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机制”)的起草思路与条款内容。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共同签署了工作机制,该机制主要围绕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法庭教育、判后帮教等关键环节,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清单与协作流程,旨在形成“调查—评估—审判—矫正—帮扶”的闭环体系。

  严颖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提出:一、肯定法院关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成果;二、建议各部门要各司其职,让未成年人及监护人认识到违法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同时要加强各部门协同合作,积极推动未成年人工作有序开展;三、呼吁学校、家长和相关部门共同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正确引导与支持,通过资源调配和专业心理辅导提升干预效果,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吴宇文县人大代表表示:作为县教育系统的一名县人大代表,我十分关注法院涉少审判工作,审矫衔接是连接刑事审判与社会矫正的关键纽带,我期待机制尽快落地试行。同时我认为未成年人犯罪频发主要跟家庭教育脱节有关,建议公检法司等部门进学校、进社区给孩子普法的同时注意给家长普法,从日常的办案经历出发,以案普法,形成震慑力,让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并正确开展家庭教育。

  谢艳芳县政协委员指出:法院联合公检司签订未成年人犯罪调查评估与审矫衔接工作机制,既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细化落实,更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的生动实践。作为政协委员,我始终关注司法行政部门在未成年人工作开展情况,对这份机制的签订由衷点赞。近年来,闽清法院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上的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像“圆桌审判”、发布家庭教育令、帮教回访工作、法治宣传等,这份努力和成效值得充分肯定。

  近年来闽清法院以专业化审判为基石,以延伸服务为纽带,扎实推进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共计审结涉少案件24件33人。承办法官庭前通过仔细阅卷,结合家访、村居沟通方式,多方了解掌握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及监护条件等,庭审中采用“圆桌审判”模式,弱化庭审对抗性,降低未成年人抵触情绪‌,积极将法治教育与心理疏导贯穿审判全过程,实现“寓教于审”的效果。

  庭后通过全面梳理涉事少年的案件信息,定期与涉事少年及监护人联络,及时记录回访情况,动态调整教育方案,持续提升帮教实效,助力未成年人回归社会,闽清法院事后强化回访机制,对未成年被害人生活、心理、监护、教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回访帮教工作,保障回访帮教资源供给,规范回访帮教工作内容、方式和问题处理机制,帮助未成年被害人尽快走出被害心理阴影。

  下一步,闽清法院将深入践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理念,以工作机制创新为契机,贯通“审前调查-庭审教育-判后矫治”全链条,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从“治已病”向“治未病”深化,实现依法审判与综合保护的有机统一,以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逐光归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