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黄斐斌:情暖老人的幸福晚年

  10月底,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评选结果公布,闽清县民政局养老服务和福利慈善科科长黄斐斌榜上有名。这位曾两次立三等功的退伍军人,自2013年转业以来,十余年如一日,在养老服务一线书写了一段“退伍不褪色,丹心映夕阳”的动人故事。

  “长者们的笑脸就是最好的回报。我们多做一点,就能给他们多一点温暖。”黄斐斌说。

黄斐斌。
黄斐斌。

  作为闽清县养老志愿服务队的中坚力量,他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达1072小时。他提出“耐心倾听、细心观察、贴心照护、诚心交流、恒心坚持”的“五心”养老志愿服务理念,牵头编写《养老志愿服务应知应会》手册,培训养老志愿者超300人次,为当地养老服务注入专业力量。

  面对有语言障碍、性情急躁的福利院院民老陈,黄斐斌自学手语,用肢体接触传递温暖,用耐心交流化解隔阂,并组织志愿者定期探访互动,最终帮老陈融入福利院大家庭。

  他还为城区39名独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每周组织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测血压、代购药品、打扫卫生,把关怀送到老人心坎上。同时,黄斐斌联动公益组织,依托拗九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在乃裳广场和各社区举办“情暖桑榆、粥香拗九”等特色活动30余场,打造闽清专属的敬老助老品牌。

  “不仅要让老人‘有所养’,更要让老人‘养得好’。”黄斐斌不满足于传统养老模式,主动扛起“探索适合闽清的养老服务体系”的重任。他紧扣“补短板、强弱项”目标,推动一批关键养老项目落地见效。上莲乡、塔庄镇、池园镇、金沙镇等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相继建成投用,填补了农村专业养老服务的空白。

  他深化“长者食堂+乐龄学堂”运营模式,在全县建成12处集膳食供应、文化娱乐、精神关爱于一体的农村养老服务综合体。同时,他还整合老年大学资源开发课程100多门,让老人既能吃上热乎饭,又能学知识、享乐趣。

  黄斐斌用实际行动全力保障全县养老机构老人的健康安全,用军人的担当与民政人的坚守,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图景在闽清大地上徐徐铺展。

  此次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黄斐斌说:“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只要老人们过得舒心、开心,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