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福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见成效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5日电(叶艺琳)福州中院副院长、福州知识产权法庭庭长朱玲25日透露,2024年,福州两级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252件,审结案件3298件,结收比达101.4%,福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果增益明显。

  发布会现场。叶艺琳 摄
发布会现场。叶艺琳 摄

  当天,福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举办,会上公布2024年度福州市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发布2024年福州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福州两级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231件,同比下降14.27%;审结3280件,同比下降8.12%;新收知识产权刑事案件21件,同比上升110%,审结19件,同比上升72.72%;新收知识产权行政案件8件,审结4件,同比分别上升700%、200%。

  福州正加强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4月,福州中院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司法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17条工作举措》,聚焦高新技术成果保护、新业态新模式保护、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审判机制创新融合等方面工作,推动形成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新格局,并依法高效审理涉及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案件,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平等保护各类创新主体方面,福州法院加大对故意侵权、重复侵权、涉民生领域侵权犯罪惩治力度,尤其是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侵害他人商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规制力度,依法审结侵害“抖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套用游戏版号侵犯著作权罪案等一批颇具影响和典型意义的案件。2024年,福州法院共受理反不正当竞争一审案件50件,审结45件,同比增长10%、8%。

  针对“举证难、赔偿低、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福州法院则通过依法积极适用证据妨碍排除、证据保全等措施,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

  福州法院还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2024年,福州中院新增选四所高校各领域的25名专家,作为福州中院技术咨询专家库成员,扩充专家库所涵盖的专业领域范围,为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增“智”提效。2024年,福州中院共审结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493件,通过充分发挥技术调查官制度优势,案件审理时间平均缩短90天,当事人诉讼成本平均减少3至5万元。

  在“调”上做加法,在“诉”中做减法。福州法院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多元纠纷化解新路径。福州中院充分发挥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建立的“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加大对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业务指导,进一步提升调解工作实效。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调中心开展替代性争议解决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鼓楼法院推行“示范性裁判+联调联处”解纷模式,收案同比下降9.6%。福清法院明确“线上+线下”诉调机制,马尾法院联合马尾、长乐、连江、罗源四家市场监管局进行知识产权纠纷跨区域巡回调解,推动多元解纷工作实质运行。

  “知识产权保护不是‘独角戏’,需要多方协同唱好‘合奏曲’。”朱玲表示,为破除知识产权保护部门间的壁垒障碍,落实知识产权领域重大违法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福州中院向福州市市场监管局移送拟列入失信人员的名单并由福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向社会公布;积极参与闽东北六地法院联席会议,福州中院与宁德中院共同聘任知识产权技术咨询专家,增强闽东北地区知识产权审判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工作合力。福清法院与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审协福建分中心、福州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签署《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在福州高新区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及法官工作室,建立健全“司法+行政+执法”证据认定标准等多项机制。马尾法院牵头马尾、长乐、连江、罗源四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知识产权跨区域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机制”,在四区县设立“知识产权跨区域协同保护巡回调解点”,化解涉四区县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00件。

  下一步,福州法院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审判改革,加强与各方协作,完善相关机制,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路径,为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