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闽清法院召开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协同保护联席会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7日电(李颜豪)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为进一步加强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活态传承利用好闽清县域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8月2日,闽清法院召开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协同保护联席会,闽清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行亮,福州中院民四庭庭长余秋萍,福州大学副教授魏德毓,福建圣君文化交流委员会秘书长黄昌焕,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台江区人民法院、永泰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县民宗局、县文体旅局、金沙镇政府、闽清金沙张圣真君祖殿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及台胞代表等参加会议。

  当天,福州中院、台江法院、永泰法院等相关领导同志走进金沙镇光辉村金沙张圣真君祖殿开展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调研活动,调研组一行参观张圣君祖殿,了解张圣君信俗文化,调研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张圣君是福建省民间三大信仰之一,为海峡两岸居民所笃信的神明,金沙张圣真君祖殿是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场所、台湾同胞畅叙乡情的重要平台。“张圣君信俗”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内涵,背后连接着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反映海峡两岸宗教与民间信俗纽带的史迹。

  联席会上,福州大学魏德毓副教授作《传承张圣君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融》情况报告。与会人员围坐一堂分享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经验,研讨交流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探索构建更加完善的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机制,推动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传承。

  据了解,闽清法院三步走做好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一是抓特色,牢牢抓住县域古厝古建筑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通过设立“文化生态司法保护基地”,对涉台文化点实行挂牌保护,为涉台文物架起“保护网”。二是塑名片,打造本土涉台文化名片,将三溪乡甲高岭古驿道、坂东镇宏琳厝、塔庄镇冬畴寨、省璜镇娘寨、合龙桥等文物点串联成文化生态司法保护“精品路线”,保存城市文脉。三是聚合力,集结村民、专家、联动单位等力量,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调查等方式,开展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出司法建议,持续加强对张圣君信俗等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力度。

  下一步,闽清法院将聚焦融合发展所需、台胞台企所盼,找准涉台司法审判和司法服务的着力点和契合点,落细落实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措施,探索设立“员额法官+台胞”涉台文物司法保护模式,凝聚更大合力,提升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共同做好涉台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大文章”,以司法之力守护涉台历史文脉、维系两岸情感记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