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深巷法庭”绘就新“枫”景

  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24日电(吴啸虎 蔡逸梅)巷盈细语,沁透人间烟火气,斜滩镇延续着“茶码古镇”的历史记忆。穿过集市、小摊,拐进老民居旁的那条深巷,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人民法院斜滩人民法庭就安身于此。看似不起眼的“深巷法庭”,担负着周边5个乡镇、10余万人的民事案件审判工作。

  虽地处老街深巷,却难掩司法为民的“酒香”。近年来,斜滩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抓源头治理、强司法服务、重多元解纷”上下功夫,把法庭从老街深巷搬到群众“家门口”,完善“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走出一条人民法庭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抓前端,“小切口”窥见“大枫景”

  廊桥是群众休闲议事的好去处,更是凝聚民众情感、维系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有其特殊的民俗意义。夜晚的山田桥上,法庭干警和当事人围坐一圈。

  “法官,你说他把水都弄到自家田里是不是犯法了?”老张向法官数落着邻居的不是。老李反驳道,“我种的茭白耗水量很大,干枯了你赔啊。”“法官,这个人从小就滑头,小时候一起烤番薯都要争个大的……”看着两位老人像小孩子一样相互责怪,围观的群众忍俊不禁。

  法官趁着气氛缓和,接过话茬:“叔,在法律规定了相邻土地的使用人之间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就这样,曾因截留农田灌溉用水闹得不可开交的两家,在法官说法和乡贤说理下握手言和,像这样的场景时常会在各村廊桥内上演……

  斜滩法庭将廊桥打造成乡村矛盾化解的“集散地”,吸收乡贤作为特邀调解员,选取法律关系简单但证据单薄、矛盾尖锐的案件进行现场调解,形成“廊桥夜调”机制,设立廊桥巡回审判点,以案释法,即提高了案件调解率,又达到了“审理一小件,教育一大片”的社会效果,助推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不仅如此,斜滩法庭发挥能动司法与乡风民俗的结合点,创新创建了诸如“赶圩速调”“家事分拣”等工作方式,把守望相助、邻里和睦、重义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案件审理、纠纷调解全过程,抓前端、治未病,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访”转变。

  据统计,三年来,斜滩法庭委派特邀调解员在纠纷萌芽阶段化解案件767件,达到了立案受理案件总数36%,大量的矛盾纠纷在诉讼源头就得到了化解。

  强服务,“小革新”折射“大作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法庭人员力量薄弱,为让群众体验到更加便捷化的司法服务,斜滩法庭聚焦群众实际需求,以“智慧”赋能司法,努力跑出数字时代“加速度”。

  寿宁县平溪镇某村村民小玲(化名)以丈夫在外工作,平常回家少,对家庭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为由,欲与丈夫离婚。村委会干部调解未果,引导其通过寿宁法院在村委会设置的“诉服村村通”平台寻求帮助。

  小玲遂通过该平台连线斜滩法庭,庭长郭强联系双方了解情况后,认为双方系自由恋爱结婚,且共同生活多年,生育一女,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现双方感情出现裂痕,但只要两人能够慎重考虑、理性对待,并非不可挽回。通过法官线上对双方开展释法说理和调解员老练耐心分析,最终以小玲撤诉结案。

  寿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志锋介绍,“诉服村村通的建设以‘操作简、覆盖广、不增编、不建房’为原则,对村社现有硬件设施加以智慧化改造,用‘一根网线’串联起人民法庭、调解员、网格员等解纷资源,打破传统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将司法载体和触角搬到群众家门口。”

  据了解,斜滩法庭已在辖区68个行政村全覆盖布设“诉服村村通”。

  聚合力,“小法庭”撬动“大治理”

  “郭法官,我们村老张在给李德春(化名)家打地基的时候因吊机脱钩被砸伤了,现在人在医院,但各方因为医疗费分担问题闹僵了,十几个人在派出所相互推搡,您看看能不过来处理下?”一天晚上,凤阳镇凤阳村的网格员联系上法庭。

  考虑到法庭在处理群体性案件上的力量不足,郭强第一时间向乡镇综治网络发出预警,并与综治成员单位派出所、司法所、老练调解工作室会商研究解决对策。鉴于该纠纷的紧迫性、复杂性,如果按照诉讼程序处理,案件审理周期长、诉讼成本较大,可能会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大家定下了“高效、稳定、公平”的调解方针。

  “联动小组”结合具体伤情、责任划分等事实情况,多元共调,最终在当晚凌晨1点40分许,促成各方达成调解协议。但办案经验丰富的郭强仍有预感调解方案的履行可能会有反复,嘱咐网格员实时关注情况进展。不出所料,案件出现了反复情况,“联动小组”连续三个晚上前往调解,最终当事人当场履行赔偿义务,该起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这是近年来斜滩法庭整合内外部解纷资源,不断扩大“朋友圈”的缩影。斜滩法庭以“宁人息事”无讼创建活动为契机,打造“深巷法庭+”多元解纷新模式,将矛盾纠纷解决功能嵌入网格化平台,充分发挥网格员、村级调解组织力量,打造多渠道、多主体的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分流跟踪化解的工作闭环,同时,助力各综治单位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发挥大众力量,形成治理合力,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