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三明市司法局:法润童心 多举措护航儿童成长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3日电(吕春香)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亿万儿童能否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司法局积极落实《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开展贫困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明政办〔2020〕20号)要求,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人员专业优势,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篇蓝天。近日,三明市司法局还印发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实施“法润童心”计划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推行“法润童心”12345工作法,护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强化组织部署

  成立一个工作专班

  在2020年,市司法局便联合市教育局、市律师协会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实施“法润童心”计划保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作方案》,将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其中,建立“六个一”机制中即要求建立“一个工作专班”。

  该工作专班由司法局、教育局相关科室人员和当地志愿律师组成,负责本地留守儿童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的综合协调和任务落实。各县(市、区)司法局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落实举措,开展特色活动。

  强化宣传教育

  建立两支专业队伍

  2022年2月,市司法局印发《三明市司法局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嘱托 打造新时代福建‘148’品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三明市司法局关于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嘱托 打造新时代福建‘148’品牌”启动推进年工作安排》,将“法润童心”作为三明市创建福建“148”品牌的重点项目,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时间安排等。

  为了将法治宣传教育更加入脑、入心,市司法局推动组织了两支专业队伍,强化宣传教育。首先组建志愿律师团,招募熟悉儿童身心特点、具有一定业务经验、社会责任感强、乐于奉献的律师,成立留守儿童法律服务志愿律师团,提高留守儿童公益法律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志愿律师在各学校举办“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紧密结合校园欺凌防治、远离毒品、《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治宣传热点,到各中小学开展主题法律宣传讲座400多场;还组建普法志愿队,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等普法志愿者服务队,提高留守儿童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压紧压实责任

  落实三项保障措施

  根据《实施“法润童心”计划保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作方案》的要求,市、县(市、区)司法局成立“法润童心”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压实主体责任,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台账,每月报送有关数据和工作进展情况。

  经费保障方面,积极争取留守儿童权益保护专项工作经费,对律师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提供必要支持,按照规定给予适当的工作补贴。加强“法润童心”宣传活动经费保障。

  市司法局还注重典型培育上的宣传,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法润童心”典型经验、做法及成效,广泛宣传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留守儿童公益法律服务的先进事迹,树立正面典型,扩大社会影响,增强法律服务工作者荣誉感、自豪感。

  推进工作落地

  健全四项工作机制

  在推进“法润童心”品牌工作发展上,市司法局紧扣相关文件的目标任务,在“建立统筹调配机制”“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健全指导监督机制”等四项工作机制”上加大力度,促进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建立统筹调配机制,市司法局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统筹调配全市法律服务资源,通过对口支持、异地协作等方式,解决部分县律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强化部门联动机制上,市司法局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上,市司法局组织乡镇(街道)司法所摸清辖区留守儿童特别是贫困留守儿童底数,建立台账,开展对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主动上门对接法律服务需求,发放联系卡,随时提供或转介法律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受侵害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与失足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健全指导监督机制上,市司法局加强对律师办理留守儿童法律业务的指导监督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律师服务能力。通过旁听案件庭审、开展案件评查、评选优秀服务案例等方式加强对律师办理留守儿童法律援助案件的服务质量监督管理。

  呵护儿童成长

  强化五项服务维权

  加强人文关怀上,市司法局要求市、县法律援助机构,用心、用情全方位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加强留守儿童法律咨询方面,推进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畅通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与e三明法律咨询,整合实体、热线、网络平台资源,提供7×24小时法律咨询服务,保障留守儿童就近、及时获得法律咨询帮助。实行首问责任制,规范答复内容,提升答复质量。截止目前,通过e三明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919人次。

  加强留守儿童法律援助。对留守儿童法律援助申请,畅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快速办理,完善法律援助申请异地协作机制,方便留守儿童就近申请法律援助,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熟悉未成年人法律业务的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加强留守儿童法治教育。组织律师法治辅导员、“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每学期至少进校园举办一次法治讲座。加强对律师法治讲座课件的指导,提高授课质量。如,三元区司法局组织留守儿童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社区矫正中心,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远离违法犯罪;尤溪县司法局通过普法游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法热情;明溪县司法局组织留守儿童现场参观禁毒展览室以及综治因子平台,通过让儿童零距离了解毒品危害,远离毒品。

  加强留守儿童法治宣传。充分发挥“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和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作用,开展进学校、进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按需普法、分类普法。如,明溪县阙勇刚律师在明溪县实验小学“2020暑期政治业务培训暨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研训活动”中,为教师宣讲《学法用法,增强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法律意识》主题法治讲座,提高教师法律素质。

  加强涉留守儿童案件调解。规范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积极推进人民调解队伍专业化、职业化,逐步扩大村级专职人民调解员配备率,在涉及未成年人案件调解中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

  下一步,三明市司法局将继续扩大法律援助宣传,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针对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留守儿童法律需求完善法治教育课程,培养学校法律明白人,促进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和依法保护留守儿童的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