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1日电(林斯朝 洪华菁)上迳镇党校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上迳镇政府机关大院内,于2017年7月挂牌成立,按照“五个一”标准配备党校办公室、讨论室、图书资料室等功能室,总面积达400平方米。

近年来,为全面促进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福清市上迳镇党委主动谋划、统筹部署,充分发挥镇党校以及梧岗村现场教学点、南湾村家风研学点、县圃村红色研学点阵地优势,打造党员教育培训“中央厨房”,通过搭建“厨房”、选好“大厨”、定制“菜单”、精准“配送”,变“满堂灌”为“点单学”,为广大党员送上“珍馐美馔”,让党员教育培训更有滋味。
建强“主厨房”,选好“掌勺人”
福清市上迳镇党委立足标准要求,建设党校教学“主阵地”,规范设立主会议室、党校办公室、讨论室、图书资料室等功能室,可容纳180人开展集中培训。

据上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在建强“主厨房”的基础上,还开辟“小厨房”:即设立梧岗村现场教学点,南湾村家风研学点、县圃村红色研学点,配齐配全基础设施,对农村党员进行不定期、多形式教育培训。
同时还全力打造“微食堂”。“我们深入挖掘新文明实践站、上迳乡贤馆、星马水产养殖基地、农村合作社、党建公园等资源,设立家门口微课堂,实现送‘餐’上门,打通党员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上述负责人说。
搭建好了“厨房”,如何选好“大厨”,做到“党味滋味纯正”?对此,上迳镇构建起“专业教师+党政领导+先进典型+乡土人才”的乡镇党校师资体系,充实乡镇党校师资力量。通过整合各方的力量,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并将身边的优秀村干部、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和群众请到乡镇党校和“微食堂”授课,把致富带头人、劳动模范请上讲台,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定制学习“菜单”,实现精准“配送”
福清市上迳镇突出“主食大菜”,聚焦时政热点,结合实际案例,坚持突出政治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教育,统一“主食”课程。采取“专题辅导+”方式,分级分类开展专题辅导班6期,覆盖辖区党员干部1080人次。

“我们还根据不同群体和班次安排,开展‘点单式’培训,让党员教育‘活’起来。”该镇相关负责人说,培训由镇党校“搭台”,党员“点菜”,讲师“烹饪”,打造鳗鱼养殖、农业种植技术等内容丰富的素能提升课程,炒好“特色小炒”,让干部教育培训更有“鲜味”和“嚼劲”。
添加“营养餐点”则为党建活动增“新”味。上迳镇坚持把赴外培训作为党员干部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一条重要途径,结合“七一”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前往一都镇罗汉里、古田会议旧址、新厝棉亭村、江镜镇南宵村等地参观学习,累计培训675人次。

如何实现“珍馐美馔”精准“配送”?上迳镇分组建网格,每个网格成立网格党小组,由村干部、党员代表、退休干部担任网格长即“配送员”,根据“点单”送“餐”上门,依托梧岗村、南湾村、县圃村等3处现场教学点以及家门口微课堂,把培训班办到家门口、田间地头、户外操场,通过“板凳课堂”“拉家常”式座谈会等形式,将培训课程送到党员身边。充分利用线上平台,通过“指尖”定期推送新思想新理论、党纪法规、党史资料等学习内容,把学习教育向“共享式”转变。实施“风筝工程”,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高飞不断线”,向流动外出党员寄送学习教育必读书籍,送去“学习套餐”,实行覆盖式施教。
依托一线实践课堂,突出实效合理“用餐”

上迳镇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万名干部下基层”行动,以民生服务为导向,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助力发展的意识。把疫情防控、防台防汛、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作为实践课堂,进一步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解决困难24项。

同时,指导各基层党组织落实远程教育“必修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推进与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有机融合,切实将党员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不断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全面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截至目前,已开展“菜单式点课”10期,近1500余名党员群众通过点单开展学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