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建阳:描绘新时代改革发展新画卷

  千年来,武夷山脉连绵向天横,崇阳之水迤逦清澈,千年古邑——建阳依水而立。

  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千年古县;一方生态优美,资源丰富,钟灵毓秀的创业热土;一个充满活力、文明和谐、创新开放的魅力新城。

  2012至2022,十年,3600多个日夜。一幅“大潮奔涌”的新时代画卷,在潭阳大地上恢宏展开。

  马蹄千里踏春风,一日万里风云翔。

崛起的西区生态城 游彬 摄
崛起的西区生态城 游彬 摄
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建阳区城市大景 吴大灼 摄
建阳区城市大景 吴大灼 摄
建阳经济开发区航拍大景 吴大灼 摄
建阳经济开发区航拍大景 吴大灼 摄

  我们常用“十年”形容人的成长阶段,城市亦然。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建阳发展的黄金期。

  回首这十年,建阳走过的峥嵘岁月和不平凡历程,成为实干拼闯、攻坚克难,全方位推进建阳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注脚。

  这十年,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建阳GDP从111亿元、125.2亿元、160.3亿元、177.3亿元、202.6亿元、256亿元,实现了稳步增长。

  这十年,最温暖人心的是,建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87万元上升到2021年的7.85万元,人民能享受更稳定的收入、更普惠的保障,这座城市流淌着共享的幸福。

  这十年,最振奋鼓舞的是,绕城高速、引水工程、政务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行政服务、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等实现同城化。城市人气、商气加速集聚,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1.4万户,中心城区人口突破2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至62%。

  这十年,最值得骄傲的是,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有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生态文明、农业农村等改革取得实效。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省级文明城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中国建窑建盏之都等称号。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从2012年到2022年,广袤的潭阳大地上,创新、重构、开放、传承的生动故事,每天都在精彩上演。

  “创新”发生在绿色产业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选准做优与建阳禀赋相得益彰的“五大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占经济总量的80%以上。新增上市企业1家、A级景区5家。“建阳建盏”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超160亿元,年产值突破45亿元。项目建设强势推进,共实施重点项目578项、总投资1945亿元;引进已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7项、总投资197亿元。“三大绿色发展平台”成效显著,建阳经济开发区新引进企业57家,总投资突破80亿元,已投产10家,医卫材料产业园有望成为首个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建阳区紧盯环带、产业链、生态保护、民生补短板方向,年内谋划亿元以上项目80个,转开工25个。2022年1至8月建阳区已谋划签约5000万以上的招商项目33个,其中开工17个;正式签约2亿元以上的招商项目3个。

  西区生态城获评“省级示范商圈”,实现收益57.6亿元,带动投资260亿元;考亭水美城建成考亭书院、建盏文创园等22个“水美+文化”重点项目,顺利承办全国郊野钓鱼大赛、南平市第三届旅发大会等大型活动,获评全国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国家垂钓基地。

  “重构”发生在精雕细琢的城乡面貌里——谋求城市扩面、发展强链、社会治理提质、民生保障强化,城市功能显著增强。

  2022年建阳区委、政府决定开展城乡品质提升行动,带动老城区整体城市更新,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由优质县城向品质主城跨越,全方位推进老城蝶变。

  实施“十纵十横”交通路网、“三江六岸”景观提升等57项、总投资103.3亿元的同城化项目,全力配合南平市体育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轨道交通1号线等重点项目建设,绕城高速、引水工程、云谷小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全力对接市区一体管理体制机制,挖掘释放搬迁红利,借势发展消费、平台、服务、教育“四大”。

  实施“北接西拓南进中优”发展战略,城区主次干道实现“白改黑”,建成水西桥、五福桥等5座大桥,加快建设双龙大桥,完成人民西路、建平大道、长安隧道等交通路网建设;人民公园、九儒公园等15个城市公园建成投用。依托武夷新区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畅通工程”,建设完成螃蜞路拓宽改造、水东桥头东侧人行天桥和塔山大桥拓宽改造等城区道路、桥梁建设和改造,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8.3平方公里拓展到3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增加到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62%。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品质建成61个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回龙乡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小湖镇荣获“2019中国最美村镇—乡村振兴榜样奖”,水吉镇获评省级商务特色镇,麻沙镇获评全国文明乡镇,漳墩镇荣膺“中国小白茶之乡”,麻沙镇水南村获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建阳区以补短板、惠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以街道为单元,片区整体推进”的模式,实施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程,完成水东、西桥等6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新建改建各类管网62.7公里,新增停车泊位274个。特别是今年以来,建阳区抢抓新型城镇化机遇,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1200万㎡城市更新任务,其中拆迁934.06万㎡、整治266.20万㎡。2022年计划安排259.8万㎡任务,其中拆除17个片区84.8万㎡、改造4个片区116.2万㎡、整治13个节点58.8万㎡,完成成片区开发面积1800亩以上,不断提升老城片区功能品质、释放发展活力。

  “开放”发生在产业强区的轨道上——筑巢引凤、搭建平台。十年间,建阳产业强区展现新作为,转型升级焕发生机,发展质态向优而进,构筑了攀高比强、走在前列的信心底气。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4个、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2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专利授权量575件,比增全市第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龙竹科技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医卫材料产业园加速推进,闽瑞新合纤0.8旦ES纤维顺利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青松股份入选省创新型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成立4亿元产业投资基金,有力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投资。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入选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精细化工产业园获省级化工园区认定。

  以商招商,延链强链。发挥闽瑞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及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吸引力,积极招引下游企业及产业链配套企业入驻园区。现阶段产业园一期已招商引资落地企业7家,截至目前完成总投资约15亿元,7家企业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近86亿元。另已接洽关联企业16家,用地1525亩,计划总投资75亿元,其中待供地企业6家,在谈企业10家。

  “传承”发生在文化保护的行动中——建阳区按照“市区一体、绿色发展、产业强区、书香建阳”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宏观布局,强化空间治理,让城市格局更“博大”、品质更“精深”。

  建阳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以南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三城同创”为契机,完成建平大道、嘉禾大道道路景观提升改造。抢抓南平打造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机遇,改善城市水生态,三江六岸水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有序实施,崇阳溪两岸滨江步道全面贯通。强化城市形象塑造,把朱子、宋慈、建本、建盏等建阳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各方面。加快推进水美城市建设,考亭水美城惊鸿出水,建成考亭书院、考亭古街等22个“水美+文化”重点项目,成功举办南平市第三届旅发大会,被国家水利部评定为第三届全国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麻阳溪畔赏花休闲游入选为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西区生态城人气商气集聚,获评“省级示范商圈”,实现收益57.6亿元,带动固投增长260多亿元,成为闽北山区市区一体化发展的典范。

  九万里风鹏正举,举目起壮志;一百年长河浩荡,荡胸生豪情。

  十年之变,十年质变。时间见证非凡,建阳践行新发展理念,实干奋进,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定步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

  回首十年路,建阳开放的新格局,平台更高端、维度更多元。

  如今,建阳正踔厉奋发勇争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社会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市区“一体化”深度融入,新篇精彩纷呈,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动能竞相释放,一座经济繁荣、全域美丽、全民幸福的新兴中心城市正在蓄势崛起。(江苏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