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日本《和华》杂志社福建探寻南少林武术文化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日电(郑松波)“我们一直对中国少林武术文化满怀憧憬,此次来到福建,就是想深入了解南少林武术文化,将它们的魅力传递给日本读者。”日本《和华》杂志社总编辑孙秀莲今日离闽前说道。

  6月30日,日本《和华》杂志社一行先后前往位于福建省福清市东张镇南少林寺和镜洋镇茶山村方世培故居,深度探寻当地深厚的南少林武术历史文化。

  日本《和华》杂志社参观福清南少林寺。陈万国摄
日本《和华》杂志社参观福清南少林寺。陈万国摄

  走进福清南少林寺,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门前那块“咏春拳发源地”石碑。南少林寺建筑庄严肃穆,红白相间的仿古斗拱、椽条在金黄色琉璃瓦的映照下,古朴而庄重。1993年,文史工作者发现南少林遗址,次年南少林寺获批重建,2001年正式开放。在遗址展示区,释永国法师指着展板,介绍着当年考古发掘的成果,出土的陶器、瓷器留有“少林院”等墨书文字都佐证了“南少林寺在福建的存在”。

  随后,一行人前往镜洋镇茶山村方世培故居。这座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的宅院,占地面积超 4000 平方米,是宗鹤拳创始人方世培的故居,承载着宗鹤拳的起源与传承记忆。

  福清市宗鹤拳协会会长方长灿展示宗鹤拳。郑松波摄
福清市宗鹤拳协会会长方长灿展示宗鹤拳。郑松波摄

  福清市宗鹤拳协会会长方长灿在故居内详细介绍了宗鹤拳的发展历程、两岸交流情况以及在海外的传播,并现场展示宗鹤拳刚柔并济的拳法,尽显宗鹤拳的独特魅力。

  清朝道光至光绪年间,方世培开创宗鹤拳,其弟子遍布海内外。2007年,福清成立宗鹤拳协会,积极开展与台湾及海外的交流活动,宗鹤拳也被列入福清市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并入选福州市级、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孙秀莲表示,福清南少林咏春拳和宗鹤拳展现出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与深厚文化底蕴,此次参访收获巨大,他们会精心整理素材,将中国少林武术文化生动地呈现给日本民众,增进两国民众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日本《和华》杂志社一行于6月28日从河南来到福建,在参访福清之前,杂志社已参访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和福建泉州少林寺、莆田南少林寺。

  据悉,《和华》是一本专注于介绍中国文化的日文杂志,旨在促进中日两国文化、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此次杂志社对中国少林武术文化的探访,有望促进两国在武术文化领域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