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6日电(叶艺琳)由福州市妇联、福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福清市妇联、福清市教育局承办的“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2025年福州市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15日在福清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部举行。
福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彭锦华,福州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何睦童,福清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四级调研员郑凌燕,福清市教育局二级主任科员林赤群,福清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林海燕,福清市实验小学近千名师生及家长代表参加活动。

“造梦者造了好梦,值得我称颂。”活动在福清市实验小学“扶桑花”合唱团带来的歌曲《世界赠予我的》中拉开序幕。此次活动通过主会场启动仪式以及分会场沉浸式实践体验,全方位展示了福州市家庭文明建设成果。
启动仪式现场同步发布了福州市“一县一品”家风家教特色品牌,通过动态图文展示,串联起仓山区“南台巾帼家风传习港”、马尾区“船政家风赓续家国梦”、福清市“融和三福侨见成长”、永泰县“庄藏文脉寨承家风”等品牌,以地域文化为底色,融合非遗、古厝、侨乡等元素,形成独具福州辨识度的家风建设矩阵。
“家风家教既要扎根文化土壤,也要与时俱进。”彭锦华主席表示,“鼓楼区法院将心理疏导融入家庭服务,罗源县用畲族非遗技艺传递家训,长乐区海洋文明碰撞婚俗新风,这些创新实践让家风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随后,福清市实验小学的孩子以快板表演《做人就要做好人》,传递诚信立家之道;结合侨乡福清特色,带来诗音画节目《我心中的家乡》,展现华侨家国情怀……为弘扬新时代家风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可听可看、可感可学”的文化盛宴。
“养孩子就像是种一棵树,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栽法,不同的周期,不同的养护,既要施水浇肥,也要去除虫害。”福清市实验小学三年级七班郑书瑾的妈妈现场分享了自己的育儿心得和家风故事。她表示,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塑造,而是陪伴,用爱和耐心去静待每一棵树发芽,每一朵花开放,去见证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孩子成长的漫漫征途上,我们始终坚信家校社共育能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星辰大海。”福清市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林莉娜表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风家教的根基,针对当前部分家庭存在的目标模糊、亲子互动不足等问题,学校依据21天习惯养成理论,设计“亲子成长年轮”打卡计划,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科学目标,形成合力,助力孩子们成长,营造好家风好家教的浓厚氛围。现场还举办了表彰仪式,为20组“亲子成长年轮”的家庭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书籍。

启动仪式前,分会场设置了丰富多彩的亲子互动展示环节,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踊跃参与。在科艺楼内,家庭代表参与“红耕园”亲子共耕活动,让孩子们亲身领悟“勤俭”的内涵;科技坊里的亲子探秘,亲子默契开启科幻旅途之门;“艺彩同行”亲子美术创作中,家长孩子共同描绘美好新生活;在综合实践室内,孩子们以画笔勾勒出心中的绿色地球,将城市节水行动融入画作。
在游泳馆和乒乓球馆,亲子酷游、亲子对抗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在运动中共享快乐,增进亲子关系,深切感受家风家教的独特魅力。心健室、校史馆等场所则通过心理团辅、个案咨询、家风故事讲解等方式,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福清市实验小学特别开设的“福爸有约”首次亮相便备受关注,邀请父亲群体共同探讨“父职教育”的实践路径,推动家庭教育角色均衡发展。

下一阶段,福州市各级妇联组织将秉持“全域均衡、特色共生”的核心理念,携手相关部门,联合更多社会力量,通过数字化矩阵宣传、沉浸式文化体验及城乡互动实践等方式,推动“一县一品”品牌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着力打造福州“县县有品牌、户户可参与”的家风建设新格局,让好家风成为城市文明的亮丽底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