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典型工作经验丨厦门市中医院:以区位为翼 让中医药文化扬帆出海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5日电 厦门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是国家中医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以及厦门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在中医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2022年,厦门市中医院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成为福建首个获此殊荣的单位,为其开展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传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与政策支持。

  厦门,这座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城市,地理位置独特,贸易环境优越,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基于这样的区位优势,厦门市中医院积极承担起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传播的使命,努力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医药文化交流的桥梁。

  一、主要做法

  (一)搭建教育合作桥梁,培育国际中医药人才

  厦门市中医院积极与国际及港澳台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搭建起中医药教育的国际桥梁。自2015年起,便与香港浸会大学签订长期的教学合作协议,每年接收30-50名中医学硕士研究生来院进行为期1周至8周不等的临床实践研习。2024年4月和12月,共接收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41人次的临床实习,2025年4月接收14人次的中医学生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医院为学生制定标准化的教学方案,安排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涵盖中医内科、外科、针灸推拿等多个科室,让学生深入临床一线,参与病例讨论、诊疗方案制定等,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2025年4月7日,医院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签订中医教育合作协议书,计划2025年9月份开始接收中医学专业留学生,首批预计有20名马来西亚分校中医学专业学生到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还于2025年2月与法国黄家中医药学院签订中医教育合作协议,并在4月接待了18名法国学生前来开展临床实习工作。在教学中,不仅传授中医药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还安排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中医药博物馆、参与中药调配、学习中医养生功法等,让国际学生全方位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二)拓展交流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

  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展会、研讨会,是厦门市中医院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举措。连续多年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2024年的服贸会上,医院展示了中医适宜技术、院内制剂、袋泡茶、膏方、香囊等特色产品及《中医药通报》杂志。现场设置体验区,为100余人进行外治治疗体验,接待中外中医爱好者参观人数达5千余人。展会期间还参加养生堂-本草会客厅直播节目,收看量达100万人次,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

  2024年6月15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配套项目——中医适宜技术及特色疗法展示与体验活动在厦门市中医院举办,来自台湾的20余位嘉宾现场体验了针灸、推拿、拔罐等特色疗法,亲身感受中医药的独特疗效与魅力。

  此外,医院于2023年3月21日在国际医疗部设立厦门市外国人才服务站中医保健分站,为在厦外国人才提供医疗保健、中医药文化交流等服务。截至2024年12月,共计接待境外人次1764,收入161万元。分站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讲座、健康咨询活动等,向外国人才普及中医药知识,让他们近距离了解中医药的养生理念与治疗方式。

  在接待国际访问团方面,2024年以来,医院接待了多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访问团。2024年8月27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外籍员工华侨大学研修班”一行50人前来参观交流,成员来自俄罗斯、阿根廷等10余个国家;2024年11月2日,商务部主办“一带一路”国家中医传统文化研修班的38名司处局官员到访,这些交流活动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了解与认可。

  (三)加强基地建设,打造国际交流平台

  厦门市中医院注重与高校共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国际中医药文化交流基地”建设。与华侨大学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合作,签约共建“华文+国医国际交流基地”;与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合作,签约共建“国际中医药文化交流基地”。厦门市中医院还是福建省级的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

  依托这些基地,医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2024年以来,接待了来自华侨大学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组织的三批学员体验中医药文化活动,包括27名泰国普吉中学来华留学预科短期强化项目学生、31名印尼来华项目学生以及31名印尼来华项目印象四期学员和老师。活动中,学员们参与中药辨识、中医经络体验、中医养生讲座等环节,通过亲身体验,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

  医院连续多年举办世界传统医药日暨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周大型活动,联合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来深度参与活动,在讲座、中医体验、表演等形式中,对中医药有了直观而全面的认识,沉浸式的体验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神奇与魅力,借这些留学生的口授言传与社交平台的传播分享,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之花悄然开放,飘香世界。

  基地还积极推动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国际合作,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中医药在治疗疑难病症、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汇聚各方资源,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取得成效

  (一)教育成果显著,培养国际中医药人才

  通过与香港浸会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法国黄家中医药学院等高校的合作,厦门市中医院接收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量实习学生。2024-2025年期间,共接待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实习学生55人次,接收法国黄家中医药学院18名学生实习,预计2025年9月接收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20名中医学专业留学生实习。这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临床技能,还深入了解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

  学生们对实习经历也给予了高度评价。香港浸会大学的学生表示:“在厦门市中医院的实习,让我对中医临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带教老师的耐心指导和丰富经验,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决心。”法国学生则称:“这次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通过参与临床诊疗和文化体验活动,我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回国后我会向更多人介绍中医药。”这些学生成为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种子”,在国际教育领域中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二)交流成果突出,提升国际知名度

  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展会与交流活动,使厦门市中医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大幅提升。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医院的展示吸引了大量中外媒体的关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媒体对医院进行了采访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医院及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范围。展会期间,与多家国际医疗机构、企业建立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为后续开展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等活动中,医院与台湾的中医药界同仁进行了深入交流,促进了两岸中医药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通过接待紫金矿业集团外籍员工研修班、“一带一路”国家中医传统文化研修班等国际访问团,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士亲身感受中医药的魅力,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了解与认可,推动了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

  (三)文化传播广泛,增强国际认同感

  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在国际上吸引了众多参与者,2024年以来,接待来自华侨大学组织的三批学员开展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参与人数达89人。学员们通过参与中药辨识、经络体验等活动,对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泰国普吉中学来华留学预科短期强化项目的学生表示:“以前对中医药了解很少,通过这次体验活动,发现中医药非常神奇,它不仅能治病,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回去后会向同学们介绍。”

  国际媒体对医院开展的中医药文化活动也给予了关注,相关报道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认可中医药的理念与疗效,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评价与启示(一)案例亮点与优势分析

  厦门市中医院充分利用厦门独特的区位优势,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搭建起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紧密联系,使中医药文化传播更具地缘亲和力,能够更好地契合当地民众的文化背景与健康需求,这是其开展国际交流传播的独特优势。

  在交流形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通过教育合作、展会交流、文化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教育合作培养了国际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文化的长期传播奠定了人才基础;展会交流和文化体验活动则直接面向国际受众,以直观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此外,医院通过制定标准化教学方案、安排一对一指导以及开展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不仅传授了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更让国际学生深入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这种教育合作模式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具有创新性与引领性。

  (二)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语言障碍是一大难题,中医药术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专业意义,如“阴阳”“五行”“经络”等,在翻译过程中难以找到精准对应的外文词汇,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与误解。文化差异也不容忽视,西方医学以实证科学为基础,追求精准的分析与标准化方案,与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思维大相径庭,这使得中医药文化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难以被完全理解和接受。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医药的法律法规、管理政策以及质量标准存在差异,这给中医药的跨国经营和传播带来了不便,也限制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范围。

  为应对这些挑战,首先应加强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培养,建立专业的翻译团队,深入研究中医药术语的文化内涵与专业意义,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提高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准确性。开展文化融合活动,将中医药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例如举办“中医药与西方哲学对话”等活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各国在法律法规、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沟通与协调,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对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启示

  厦门市中医院的案例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在传播理念上,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将其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合作模式上,加强与国际高校、医疗机构、企业等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在传播渠道上,应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学术研讨会,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效果。各地中医药机构应结合自身优势,创新传播方式,加强国际合作,为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