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清流县赖坊中心小学用“礼文化”滋养学生成长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5日电(郑丽萍)“千年古镇”——清流县赖坊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这里崇文重教、圣贤辈出。在这钟灵毓秀之地,尊师重教之乡,闪耀着一颗耀眼的教育明珠——清流县赖坊中心小学。

  一、百年老校谱新篇

  清流县赖坊中心小学,创立于1924年,迄今已达百年。

  一直以来,赖坊中心小学领导班子以“礼文化”为教育特色,培养了一支敬业、爱生、严谨、笃学的师资队伍,造就了一个勤学、善思、活泼、向上的学生群体。

  千百年来,赖坊人禀承客家人文化之精义,不忘中原祖德,延续家风家训,形成“家家有家规、户户好家风”的文明风尚。赖坊中心小学的校训“知书达礼 明理修身”,便是从赖坊家训中提炼而来。

  近年来,赖坊中心小学不断夯实“礼”文化教育,通过新生常规教育、主题班会、学校的特色礼文化活动、参与爱心公益等活动,培养学生知礼懂礼尚礼达礼,做文明有礼、受人尊敬的人!

图为清流县赖坊中心小学。 清流县赖坊中心小学供图
图为清流县赖坊中心小学。 清流县赖坊中心小学供图

  学校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赖坊镇。在清流县范围内的数十所小学中,如何强化赖坊中小的识别度,打造独具特色的赖坊校园文化,达到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的效果。屏山小学“向阳文化”、实验小学“问源文化”、城关小学“养正文化”……赖坊小学的“礼文化”是从赖坊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历史根基,更符合政策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

  确立“礼文化”特色校园文化主题后,学校将培育“文明有礼的好少年”目标与“五育并举”理念相结合,分解成“德、智、体、美、劳”五大类,并构建明礼少年“礼育树”育人系统,以“赖坊六礼”为各年级德育活动主线,制定实施“明礼少年”评价标准,开展“明礼班级榜”和“明礼少年榜”表彰活动,运用“道德存折”和“智慧存折”存储学生道德财富和智慧财富,开设运营“明礼少年人生财富银行”,自行编制朗朗上口的日常行为口令,以令导行,规范学生在不同场合的行为习惯。通过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文明素养形成,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学校融合“种子教育”思想,将德育比作种子,智育比作水,体育比作空气,美育比作阳光,劳育比作土壤,并用五种色系代表,建设学校课程。

  “三尺讲台,终岁莫问枯荣事;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香。”赖坊中心小学汇聚了一支德才兼备、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他们始终把教师誓词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经常组织赛课、听课评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学习;联系本校实际打造校本特色教学,教师素质不断提升,课堂效率稳步提高。

  近年来,不少教师在学校、全镇、全县范围内均荣获了表彰奖励,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等。

  “沃枝叶不如培根本,根基稳才能枝干正”,赖坊中心小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致力培养有学习力、生活力、自主力,实践力、合作力、创造力的“六力”少年,广泛开展文体活动,成立了学生舞蹈、书法等爱好小组,积极开展演讲、歌咏等艺术活动将勤学多思与增强体质、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融合一体,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