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湄洲岛12月18日电 (林春茵 吴林峰 许双萍)“海上保护女神”妈祖,从福建湄洲岛启程,已在全球五大洲49个国家地区有了上万座分灵宫庙。全球妈祖文化敬仰者,也已超过3亿人。

这一点,18日在“妈祖故里”福建湄洲岛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被一再提及。如何进行妈祖文化叙事,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成为活动子论坛——妈祖文化传媒论坛的研讨焦点。
“亲切感”从何而来
“妈祖文化的传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偕进传承的体现。”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期冀,媒体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共同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妈祖本尊是有名有姓的普通渔家姑娘,这本身就容易让人倍感亲切。”对于“听着妈祖故事长大”的莆田籍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来说,妈祖文化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如今,随着妈祖文化全球播衍,尤其是伴随“一带一路”建设,妈祖文化成为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民心相通“最好的黏合剂和催化剂”。
张树庭建议,各方需助力妈祖文化传播,推进妈祖文化区域互动和发展,建构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文化记忆。
“只要还拿着香,两岸的血脉就不会断。”台湾海峡新闻网社长曾梧炫说,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始终是妈祖文化的主题。

“海外华文华媒正应深挖蕴含于妈祖文化其间的中华文明基因,创造性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欧洲华文电视台副台长、中国区总监刘义萍说。
文化样本深蕴“鲜活气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召集人刘涛认为,尤其要关切传统文化中的“妈祖人”。他主张用视听媒体跨文化传播,共同构建起“妈祖文化”的审美形象与文化框架,自信、全面地向世界展现出,高质量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文化样本”。
宋代以降,妈祖文化根基不断夯实。2009年,“妈祖信俗”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妈祖文化对外传播的特性令妈祖活动的新闻,较容易‘抵达’受众。”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社长徐德金表示,动辄数千万过亿流量的妈祖超级话题,往往形成巨大环流,以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吸收和附丽许多其他地域文化的精髓,丰富并廓大了妈祖文化的内核与外延。
“这使得妈祖文化在与世界其他先进文化进行文明对话中,始终有着深厚的底蕴与鲜活的气息。”徐德金说。
阿根廷侨领黄其旺认为:“打造‘妈祖文化’国际新IP,是拓展‘一带一路’民间交流的新途径。”黄其旺创办的《华人头条》布局70多个国家,正以中、英、法、意等七大语种版本,力推妈祖文化的传播。
“妈祖+”出活态传承
如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天下妈祖回娘家”、妈祖春秋两祭和妈祖金身巡安活动已成为“妈祖”IP颇具规模的“招式”。
“妈祖+”,还带动当地旅游、文创、工艺美术产业蓬勃发展。摆棕轿、打铁花、上刀山……“妈祖爱·元宵长”文化旅游活动长达月余,一起“疯”元宵;活化古街区、古村落,打造莆田山水诗画生态韵城;提振木雕、制香等工艺美术产业等。

1997年以来,湄洲妈祖12次巡安海内外,足迹遍布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台港澳、苏沪、潮汕等地区。
回顾那万人空巷的盛况,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惠黔重磅预告:“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活动将再次启动,上万座海内外妈祖宫庙的代表将受邀到湄洲共议“妈祖”IP如何更添“国际范”。

“莆田将进一步加大湄洲岛生态保护力度。”莆田市市长林旭阳说,“我们将全力打造妈祖文化国际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