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党建引领谋发展 畲乡振兴谱新篇

  彭家洋村位于宁德市福安市西郊坂中畲族乡,新时代十年以来,彭家洋村坚持党建引领,在强化组织堡垒、凝聚民族团结力量、人居环境整治、农旅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引导畲汉同心共谋发展,由原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网红打卡点”,2021年村财收入达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1万元是2012年的3倍。先后获得“福建省民族团结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国家级森林村庄”,“宁德市文明村”等荣誉。

  畲汉同心 共创美好家园

  彭家洋村立足本村民族文化资源禀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三个一”形式将基层党建与民族交流交融相结合,即:建强一个党组织、培育一支民族工作骨干队伍、打造民族团结品牌;将“互帮互助”“守望家园”写进村规民约,用互融互助文化滋养民族团结之花,同时积极组织“二月二”、“三月三”等畲族文化节、举办畲歌对唱、畲族婚嫁、传统社戏等打造特色文化精品,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交流,推动畲汉同心、团结融合发展进步。

民族团结大楼
民族团结大楼
彭家洋村生态水塘
彭家洋村生态水塘
“三月三”畲族民俗节活动现场
“三月三”畲族民俗节活动现场
彭家洋村村景
彭家洋村村景

  与此同时,彭家洋村创新村级治理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制定“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员先锋队”四级包责任区制度。经过四届村班子及全体党员群众的不懈努力,村里修建了垃圾焚化炉,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配备干湿垃圾分类小桶;修建了污水氧化池,净化污水排放;采取个性化外墙装饰,推行屋顶“平改坡”;推进危旧房改造,清理房前屋后违章搭盖;积极倡导“森林村庄建设”的理念,实施创建森林村庄等一大批森林生态景观绿化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合力攻坚 共享双赢效益

  彭家洋村紧扣发展经济主题,探索“生态+”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村党支部牵头下,成立仙岫峰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新型水蜜桃、糖蔗等种植项目,在樱花树下套种食用菌,积极引导种植户抱团发展,化“单打独斗”为“合力攻坚”。自2018年以来,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和就业方式带动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1.7万元,增加村财收入8.7万元。同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复垦撂荒地38亩种植牛奶草、苍山子等畲药,探索畲药、畲医、食疗、康养等产业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带动村财村民增收。

  文旅融合 打造美丽畲寨

  彭家洋村风景秀丽,有“仙岫晴云”和“铜冠双松”景点,福安至周宁、政和以及浙西的千年古道穿村而过。利用近郊优势,发展城市服务型文旅经济,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推进“党建+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建设带有休闲回廊的民族团结文化广场、象征民族团结的石牌坊等,因地制宜种植400多株金丝楠木、数百株樱花、美国红头箭紫薇花等观光植物,放养观赏性红鲤鱼数千尾吸引游客。同时,以畲族文化为载体,积极发挥民族文化优势,举办畲族民歌表演等,通过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农业观光亲子体验基地、畲家农庄等配套设施满足游客游玩需求,每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促进村财年增收10万元,实现党建工作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双促进、双提升。

  此外,为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彭家洋村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在彭家洋村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支持下,一幢高12层、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民族团结大楼在山沟的彭家洋村拔地而起,整座楼48套、配备电梯。27户贫困户以宅基地出让方式,轻松搬进新居,还余下近一半房子,从此彭家洋村迎来了“资深新移民”。依托畲家农庄建设,办起了互助孝老食堂,凡60岁以上的老人,午晚两餐均可以到食堂就餐,四菜一汤,饭热菜香,每餐仅需5元,特困户、计生独子户以及退伍军人还可免收。其他人就餐,每餐也只需10元。这种便民措施,既让老人享了福,也为年轻人出门打拼解决后顾之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下一步,坂中畲族乡将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促进民族融合发展,助推畲村振兴,实现畲族之变。(记者 潘月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