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将乐县:“置顶”百姓利益,让“信访”变“信任”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11日电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更是为政得失的一面“镜子”。近年来,将乐县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平台,沿着群众“上访”到干部“下访”这条主题线,探索了一条“信访+中心+评理室”的新路子,实现信访总量下降、信访秩序好转,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化解信访积案,明确责任协同发力

  今年7月份,信访人陈某来到将乐县信访局接待室,将两面锦旗送到接访人员手中。

  “因投资的公司破产重组后,我们9人要求归还曾经的投资款,但近2年来,我们陆续奔走反映无果。”陈某说,感谢将乐县政府和县信访局下大力气与各方沟通协商,最终拿出解决方案,让他们领到了投资款。这一信访积案的成功化解,是将乐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将乐县重视每一位信访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建立信访积案县处级领导挂包责任制和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分级分色管理机制,按照“六定五包”原则,落实责任单位“一把手”为责任人,充分发挥工作专班和职能部门跟踪机制,实行动态“台账”管理制度,每半月报送一次化解(稳控)工作进展情况,实行逐人逐件办结“销号”。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架起了传递温暖真情、化解矛盾的连心桥。

  源头化解矛盾,服务社会治理大局

  “您对旧城改造有哪些不满意?”“如果因改造工程对自己房屋有造成质量隐患,我们可以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检修……”

  在将乐县城区南门口街道,信访干部和网格员了解到个别市民对于旧城改造可能会对自己房屋质量有所影响不满,于是主动上门了解诉求,力求将问题解决在前,避免矛盾激化。

  “将信访与网格化治理相结合,目的是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以信访部门的力量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将乐县信访局局长陈永红介绍,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坚持“一站式化解”的理念,改变以往信访部门接待后派单、分流的传统做法,中心实行由事权单位统一进驻、自动分流和联调联办工作机制,多方合力破解难题,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信访领域的生动实践。自今年9月份运行以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共接待办事群众96批182人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3起,成功调解19件,初步达成调解意见33件。

  畅通信访平台,拓展联系群众渠道

  “今天是哪位领导接访?最近我们村生活用水明显不够,马上临近冬季,这让我们日子可怎么过呀!”10月25日,肖某在该县南口镇接访室门口说道。

  当日值班接访的乡领导深情细语安抚了肖某的情绪,详细听取了肖某的诉求,因今年以来我县降雨异常偏少,降雨量明显低于常年,导致该镇可用水资源极度匮乏,自来水厂水位水量下降严重,供水能力严重不足。乡领导第二天就召集相关部门现场调度解决,通过自来水厂采取区间段供水、夜间蓄水、错峰供水等方式,最终得以解决。

  事后肖某再次来到接访处,满怀感激地说道:“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感谢领导、感谢大家!”

  据了解,将乐县充分发挥建有县评理室1个,乡镇评理室13个,村级评理室143个的阵地作用,实行全县级党政领导每月10日、乡(镇)领导每周一、村(居)干部每周一的三级领导干部接访机制。常态化邀请法律工作者、社会贤达、党和人大代表等人群中推选的评理员,开展评理会、居民夜话会等活动。截至目前,县、乡、村领导干部共接访群众243批次398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42批次,实现了群策群应、群治群享的良好格局。

  “信访+中心+评理室”制度在信访源头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发挥了积极作用,将乐县信访总量平均逐年下降10%,也是三明市唯一连续五年获得全国信访三无县荣誉称号的县。如今,让“信访”变“信任”,将“情、理、法”融入到信访工作中,用真“情”温暖来访群众,就是将乐县阐释信访温度的一个生动缩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