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闽商杂志】“全国第二”眼科医院华厦眼科IPO注册获批 年营收31亿元

  9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同意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这意味着,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厦眼科”)终于通过IPO注册。

  据悉,华厦眼科成立于2004年,起步于福建,是一家专注于眼科专科医疗服务的大型民营医疗连锁集团。公司面向国内外广大眼科疾病患者提供眼科全科诊疗服务,包括白内障、屈光、眼底、斜弱视及小儿眼科、眼表、青光眼、眼眶和眼肿瘤、眼外伤在内的眼科八大亚专科及眼视光专科。公司始终坚持“不论富贵贫穷,都要服务好每个病人,让每个人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的使命,并秉承“责任、关怀、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专业、安全的眼科诊疗服务。

  上市之路颇为坎坷

  9月16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批复,同意华厦眼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注册申请。由此,华厦眼科成为厦门第63家A股上市公司。

  IPO前,华厦眼科的实际控制人是莆田人苏庆灿,苏世华与苏庆灿系一致行动人,苏庆灿与苏世华合计持有公司70.56%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68.16%的表决权,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三分之二。苏世华为苏庆灿的妹妹。

  IPO后,苏庆灿与苏世华合计持有公司62.99%的股份,控制公司60.84%的表决权。

  华厦眼科的上市之路可以从2016年说起。是年,华厦眼科启动上市辅导,并于2020年7月底递交IPO申请书,同年递交申请书的还有普瑞眼科、何氏眼科。但相比早已完成上市的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华厦眼科的上市之路就显得颇为坎坷。

  华厦眼科上市之所以困难重重,也与其上市前的一系列“迷”之操作有关。

  就从2016年接受上市辅导说起,华厦眼科当时是与兴业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和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参与上市辅导的中介机构。但是,这三家机构却在2019年8月中断了华厦眼科的IPO项目,这在业内实属罕见。之后,华厦眼科迎来中金公司、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和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继续进行辅导,中金成为其保荐机构。

  再则,华厦眼科的盈利来源过度依赖子公司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下称“厦门眼科中心”)。而厦门眼科中心颇有争议的一点是在目前的生产经营中以厦门大学名义开展业务,主要在进行日常经营、进行科研合作等情况下使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作为其医疗机构的名称,但实际二者并无股权关系,这之中潜在的风险性可想而知。

  厦门眼科中心与厦门大学的合作始于2006年,期限为五年一周期。二者约定厦门眼科中心的身份是厦门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医院,需承担厦门大学的医科人才培养等任务。作为交换,厦门大学同意厦门眼科中心使用“厦门大学附属”的字样。

  此外,福建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福建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领导小组”还会每隔四年对厦门眼科中心进行评审,若评审不合格则将对其摘牌。这也表明,厦门眼科中心存在无法继续获评三级甲等的风险,如果不能继续使用,后续或许会对厦门眼科中心的业务、品牌、盈利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

  还有一点引起外界关注的是,华厦眼科上市之前,实际控制人苏庆灿陆续减持,套现逾7亿元。而大股东减持正是证监会审核中关注的重点信息。

  接受上市辅导的第二年,苏庆灿将所持华厦眼科的股份转让给宝鑫华厦、鸿浮投资、启鹭投资、磐茂投资等,套现约5.34亿元。2019年,华厦眼科进行资产重组,通过股权受让方式收购厦门眼科中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约2.52亿元,而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正是苏庆灿。至此,苏庆灿套现额度累计相加超过7.87亿。

  距离上述减持半年多后,华厦眼科2020年7月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并进行了预披露。此时,苏庆灿直接及间接共持有公司68.16%股权。

  但还未上市就频频减持,华厦眼科这一波操作无疑会释放出极其不好的信号,引来外界猜疑不断。

  也因种种争议待解,自2016年启动IPO辅导以来,华厦眼科遭遇深交所意一轮又一轮的严格问询,还多次更新招股书。

  好在雨过天晴,2021年6月24日华厦眼科获得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如今就连上市的最后门槛也消失了。

  第二大民营眼科连锁机构

  华厦眼科的前身是厦门眼科中心,成立于1997年。在“福建眼科第一刀”洪荣照的带领下发展成为厦门效益第一的公立医院,改制前年营收可达3000多万元。

  2002年11月,厦门市开元区政府、厦门眼科中心共同委托厦门实务采购有限公司对其进行招标改制,苏庆灿所控制的华厦医疗投资(厦门)有限公司、欧华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此后两家公司股权都被转让至华厦眼科)两家主体在这次改制中以0.17亿元的价格中标。

  接手之后,华厦眼科共出资0.35亿元成立厦门眼科中心,但在此后数年内,厦门眼科中心的企业性质多次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机构之间来回横跳。2010年,华厦眼科走上了连锁化发展的道路,控股了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并陆续成立福州眼科、深圳华夏等。

  据招股书披露,华厦眼科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56家眼科专科医院及20家视光中心,覆盖17个省及46个城市,覆盖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等广大地区。

  华厦眼科的主要产品是向眼科疾病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等眼科医疗服务。目前已建立覆盖白内障、屈光、眼底、斜弱视与小儿眼科、眼表、青光眼、眼眶与眼肿瘤、眼外伤共八大眼科亚专科科室及眼视光的眼科全科诊疗服务体系。

  据统计,华厦眼科核定床位数为3,583张,实际开放床位数为2,976张。2020年,公司年门诊人次达138.59万人次,实施眼科手术的手术眼数达25.60万眼,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72亿元。同时,公司在国内已开设20家视光中心,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医学验光配镜服务。

  2019年—2021年,华厦眼科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56亿元、25、15亿元和30.6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8亿元、3.34亿元和4.55亿元。单以营收而论,华厦眼科集团仅次于爱尔眼科,是中国第二大民营眼科连锁机构。

  目前,华厦眼科的三大业务是眼科医疗、配镜、药店,而眼科医疗贡献最大,营收占比在2019年的时候一度超过90%,其中白内障和屈光业务是主力。

  深究发现,华厦眼科近三年增长的业绩大部分依赖于厦门眼科中心,其披露的56家运营眼科医院中,有18家2021年度仍处于亏损状态。

  厦门眼科中心于2004年获评国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于2012年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建设单位,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

  2019年,厦门眼科中心的净利润为2.35亿元,超过华厦眼科2019年的整年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厦门眼科中心2021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可达7.98亿元和2.18亿元,占华厦眼科合并口径下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比例分别可达26.04%、47.91%。

  而厦门眼科中心能够有如此的业绩,也与其“厦门大学附属”的标签离不开关系。百度搜索厦门眼科中心,出现在网页首位的字样也是“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医院_福建三甲眼科医院”,官网首页中“厦门大学附属”的字样也十分明显。这就带来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此次华厦眼科上市计划募资7.8亿,主要用于天津华厦眼科医院项目、区域视光中心建设项目、现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升级项目、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及补充运营资金项目。

  眼科连锁青睐资本市场

  当前,眼科医疗服务需求持续旺盛,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市场也因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眼科连锁机构。

  早在2009年,有着“眼科茅台”之称的爱尔眼科便登录了A股市场,此外,还通过收购国外眼科连锁机构,成为在中国内地、欧洲、东南亚拥有3家上市公司的眼科连锁医疗集团。还有光正眼科,前身是原扎根新疆、2010年上市的“光正钢构”,后来看到眼科医疗市场的前景花重金从“莆田系”大佬林春光手中收购“新视界眼科”,更名光正眼科。此外,何氏眼科在2022年3月22日登陆创业板,与何氏眼科同年递交申请书的普瑞眼科也于2022年7月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港股市场亦受到眼科连锁的青睐。比如2018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希玛眼科集团,目前在香港、北京、上海等多座城市拥有38家眼科医疗机构;比如年营收近8亿元的朝聚眼科于2021年7月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目前总市值超26亿。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眼科医院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非公眼科医院数量仅347家,到2020年,数量已突破千家。2021年中国眼科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2352家,截至2022年5月16日,中国眼科相关企业数达32833家。

  在眼科这个黄金赛道上,民营眼科具备一定的优势。从规模上看,虽然公立医院整体规模仍高于民营医院,但2015—2019年民营眼科医院的复合增速为20.7%,高于公立医院18.9%。从数量上看,2011—2021年民营眼科专科医院增长了3倍,而公立眼科专科医院仅增长3家,增速不足6%。

  根据灼识咨询预测,2025年民营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03亿元,2020—2025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0.0%,细分赛道市场空间高速扩容。眼科医疗服务赛道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另外,今年以来民营眼科医院的密集上市,也有望推动行业内中小规模民营眼科医院的迅速成长,眼科市场的未来更具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