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华厦学院打造民生服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28日电 近年来,厦门华厦学院面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紧跟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发展战略,构建起“三元融合,双实引领”民生服务类应用型人才专业与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新模式。

  筑平台,多元协同育人才

  目前,厦门华厦学院通过校企共建等形式整合资源,推进平台、专业与企业三方融合,搭建起校内科研服务平台。并在食品安全领域、环境科学领域以及生化制药领域均有不俗表现。

  其中,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中心与日本岛津公司、瑞士万通公司深入合作,并成功申报厦门市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并获得CMA资质认定,为实验室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向社会提供检测技术服务创造准入条件。

图为合作开发的仪器
图为合作开发的仪器

  同时通过内培与外引并举,厦门华厦学院民生服务专业团队也有凸出表现,已获得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1项;闽江学者1人、厦门市高层次人才4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6人等;3名教师获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3名教师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由此带动了其在各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各专业也在不断深化教研教改。

图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图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此外,厦门华厦学院还聚力科研服务项目,探索社会服务新领域。在科研服务方面,承担包括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67项。在技术开发方面,与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合作,重金属快速检测仪、非食用色素检测仪等技术成功实现应用转化。在技术服务方面,以厦门市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开展“厦门银祥瘦肉精检测”等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为企业检测样品1千多个,为实践教学改革创造了一系列支撑项目。在技术咨询方面,对厦门市的100余家生产性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项目支撑。

  重能力,课内课外齐发力

  当前,华厦学院从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着力,全面提升专业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贴近产业需求,并通过设计与选取项目注意分析岗位需求, 确定教学案例,再结合标准,从典型工作任务中分析知识与技能需求,指导教学。华厦学院捕捉到建立实际项目—标准方法—课程知识之间联系,形成了“项目引领—标准对接—课程衔接”的专业能力培养路径。

图为实验技能竞赛颁奖现场
图为实验技能竞赛颁奖现场

  采用项目教学法,为学生呈现真实的、完整的工作流程,学生可以在课程设计的项目教学中,切实体会到近乎真实岗位上的操作,学有所用。无论是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示范性专业群”融合建设,培养环境在线监测与设备运营人才,还是结合承担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等环境咨询服务项目,培养环评、清洁生产等环境咨询服务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外, 学校还注重专业实践能力考核,通过实验技能护照、实验技能竞赛等第二课堂,进一步保障专业能力培养质量。每年组织实验技能竞赛,引领了专业技能规范操作。

  显成效 创新创业有成果

  自从建立以成果为导向、课内外结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华厦学院课内的创新创业教育便融入前沿新技术,实现科研成果反哺双创课程。其中,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进一步丰富,设置的“环境科学技术前沿”“环境在线监测技术”“环境材料学”等课程,紧密结合产业热点,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符合新时代的跨学科创新创业人才需求。

  课外则引导学生树立“专业创业”思维,以项目为支撑,调动学生更多地参与真实的产研项目,提升创新创业训练质量。同时以科研课题为项目基础,通过育苗基金项目、学业导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创新创业竞赛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能力。以产学研平台和实验室承担的各级项目更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设平台,“河小禹”专项志愿活动获得福建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河小禹”专项行动十佳团队称号。

图为学生参加“河小禹”专项志愿活动
图为学生参加“河小禹”专项志愿活动

  据了解,厦门华厦学院为了能切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质量,还完善了《育苗基金管理办法》的操作细则,保障实施质量。一方面,以学业导师为抓手,引导工科学生参与科研服务项目,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创新训练与项目摸索,可在育苗基金的基础上申报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加创新创业比赛,部分项目甚至可以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的基础。另一方面,完善了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明确学生可通过学科竞赛、科学研究、 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发明专利、社会实践、发表论文等方式获取创新创业对应学分或部分选修课程的学分替代,激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实践。

  据统计,学校精准顶岗的实岗育人模式深受学生与企业欢迎,学生参与度75%以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均超70%,就业单位“回招率”达100%。

  未来,厦门华厦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贯彻“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方针,依托科研服务平台,探索应用型新工科专业办学模式,不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服务地方民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