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1日电(作者 杨菀颖) 提到护士,大家往往会浮现出细致入微的女性形象。其实,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男护士越来越常见。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有一支由男护士组成的团队,称之为“男联盟”。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爆发,他们报名参加;2022年,上海疫情他们又重披战袍。在本次援沪医疗队的122位护理人员中男护士有23人。


在抗疫的战场上,他们和女护士一样用爱心、细心和耐心照顾着患者,承担了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今天,我们就从几个故事来重新认识他们吧……
“你一定是我先生派来照顾我的。”
一位80岁高龄的老奶奶捂着肚子,神情忐忑不安的在卫生间门口徘徊,陈普明连忙上前问“奶奶,您哪里不舒服了?”“我便秘了,实在拉不出来,用了开塞露吃了通便的药也都没用,现在怎么办吖护士?”老奶奶着急的说。陈普明想到平常在科室也常常为便秘的患者按摩,他便跟奶奶说:“奶奶,要不你先回自己的床位上,我帮你肚子按摩按摩,手法可好呢,而且免费!”奶奶一听,原本紧绷的眉头一下舒展了一半,连声道谢后慢慢的走回自己的床位上。于是,当奶奶躺下并暴露好肚子皮肤后就开始“动工”了,当然在护理的同时怎能少了跟患者的“话聊”,随着“话聊”的时长,奶奶的心情也逐渐变得轻松,她还很自豪的对我说:“现在全上海的公用电话亭就只有我拥有,经常会有媒体来给我报道!”然后接着就问:“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姓陈,普通的普,明天的明,陈普明!广东人!”老奶奶激动的说“你也姓陈啊,我爱人也姓陈,不过他已经走了20多年了,你一定是我先生派来照顾我的,实在太好了!” “陈普明,来自广东的小伙子,我记住你了,你看,我的记性还不错吧!” 能让一个80岁的老奶奶记住自己的名字,真是是相当的荣幸。经过半小时的腹部按摩后,老奶奶也舒缓了好多,连忙道谢。
我是一名”老急诊”,请相信我!
一位阿姨需要输液治疗,旁边住的是他的儿子,知道阿姨需要打针输液,刚开始很是不放心。因为阿姨血管条件差,平常都有陆陆续续住院输液,以往的医院护士看着都会面露难色,再加上我们穿着防护服,戴着两层手套,他更加不放心。陈鹏飞告诉阿姨和他的儿子说:“我是一名”老急诊”,请相信我!”于是,他开始评估血管情况,扎上止血带,看了手背静脉血管的充盈和走向,心里就有底了。陈鹏飞自信的说“阿姨的抽血结果稍微有点异常,需要一些输液治疗,血管情况我看过了,请一定相信我,好吗?加上阿姨原先就有一些基础病,年岁也大了,可别耽误了阿姨的治疗,”看着陈鹏飞自信的眼神,阿姨欣然同意了说“我相信你,这么多天都是你们在照顾我们的,你打针吧,我配合!”果然陈鹏飞护师操作轻柔熟练,片刻就穿刺成功,让阿姨得到及时治疗,也获得了阿姨及其家属的称赞!
“哥哥,你想家吗?”
在一次发水果的午后,刚好遇见一个11岁的小男孩在打游戏,刘佩珩问:“弟弟,你在玩什么游戏啊?”他说:王者荣耀啊。于是两个游戏发烧友聊得很起劲。不一会,他的外公过来了。聊着聊着才得知,这次是外婆先感染的新冠,刚开始方舱有限,只能暂时把外婆安置家中隔离。一直以为他只是个爱打游戏的小孩,没想到每天给外婆送饭,打扫卫生,竟成了小男孩的日常工作,外公骄傲的说。刘佩珩好奇问:“弟弟,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小男孩说:“平时外公和外婆身体就不是很好,父母常年在外。这次外婆生病,我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平时外婆煮菜也有在旁协助,也多少懂了一些,虽然自己没有亲自下过厨,但是可以试着去上网查看如何做菜。一开始的时候自己掌握不好调料的使用,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尝试,终于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饭菜。”还很自豪的告诉刘佩珩,比较擅长的是西红柿炒蛋和可乐鸡翅。前一秒,还在笑嘻嘻的他,这时候突然眼含着泪花,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他很挂念外婆。接着又问到:“哥哥,你想家吗?“这么一问,倒是问红了刘佩珩的眼眶,这几年因为疫情,因为援鄂、援厦、援沪,他已经四年没有回过哈尔滨的家了。结婚了,父母却还未见过妻子,婚礼也没有时间办。说着说着尽然伤感了起来,没想到,小弟弟反倒安慰起刘佩珩,鞠了一躬说道:“哥哥,一切都会过去的,你们很快就可以回家了,很感谢你们来帮助上海!“

“医生,我来帮你搬吧,你们戴着眼镜、穿着防护服不方便。”
蒋建福回忆到,一开始我们接管的是世博方舱,每两个护士要照看150多名舱友,每天帮忙分餐、搬运发放生活物资、监测生命体征等,工作不难但却繁琐杂碎。在方舱的每个角落,都有我们穿着防护服奔跑的身影。一天的工作当中,尤其是中午时分,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额头上的汗滴滚到眉梢再滑落眼角而模糊了视线,身上有汗液在滴落而打湿了手术衣。这给戴着护目镜和防护口罩,穿着防护服的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
就在此时,耳后传来一位阿姨的声音,“医生,我来帮你搬吧,你们戴着眼镜、穿着防护服不方便。”“谢谢”蒋建福说到,“应该是我们谢谢你们,感谢你们来帮助我们”阿姨答道。旁边有位党员叔叔说到“我也来帮忙,我是一名党员,虽然退休了,但在关键时刻我也想略尽绵薄之力,和大家一起将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到底。”
就这样,一群“最美的人”纷纷主动报名,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每天积极主动帮助我们搬运分发物资,分餐等,做事情井然有序,舱内气氛越来越融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最美志愿者”!

也许我们也在践行着志愿者的行动。作为抗击疫情的一员,尽管每天脱下防护服后,脸上的勒痕和口罩印迹格外明显,身上的手术衣湿透,脱下的手套都满是溢出的汗液,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充斥着这座城市的人民和我们这些援沪人员一起战胜疫情的决心!
从“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的那抹微光,到抗疫战场上最温柔的关怀,护士们把关爱与温暖带给患者,用自己的负重前行,成全岁月静好。生命的寒冬里,是他们让无数人看到春天的希望和阳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