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1日电(寇婉芳)近日,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人民法院10楼瓷都法苑传来热烈的讨论声,这是青年干警们围绕五个中心(营商环境优化中心、审判辅助中心、速裁解纷中心、执行指挥中心、诉讼服务中心)业务工作开展的论坛,青年干警们各抒己见,为的是努力让中心工作更进一个台阶。
近年来,德化法院以40周岁以下青年干警为主体,聚焦青年干警思维活跃、观念新颖、兴趣广泛的特性,将青年干警思想政治培养、为民理念提升、业务能力锻造等作为重要抓手,把青年干警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活动主题,提升青年干警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力促快速成长。
锻炼 搭建激励平台
“现在院里青年干警占比44%,这一群体年轻有活力、热情有朝气,‘法官助理进阶演说’是一个拓宽司法视野,培养锻炼的好平台。”德化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小康介绍。
据悉,为“催化”青年干警能力,“孵化”人才成长,德化法院以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开展法官助理进阶演说,选拔5名中心负责人,为青年干警搭建成长平台。“要想做好中心工作,就不能‘小富即安、小胜即满’,必须冲出舒适的陷阱,敢打、敢拼、敢闯。”现任速裁解纷中心主任曾凌说道。
给青年干警“压担子”是德化法院培养青年干警一项实地实践。青年干警每年必须撰写调研信息宣传文章,采用计分制,将其纳入司法绩效考核范围,在对青年干警进行评先评优、岗位晋升、法官遴选中实行加分激励。久久为功,结出硕果。近三年,德化法院青年干警撰写的70余篇调研文章被多家刊物采用,300余篇宣传文章被平面媒体刊载。德化法院连续三年被评为“组织工作先进奖”。
传承 助力成长成才
“青年干警起点比较高,吸收能力强,有担当精神,但缺乏实战经验。如何让他们尽快在平台上施展拳脚?让审判事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这是德化法院针对青年干警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为促进青年干警健康成长,德化法院推进中心负责人导师制度,由分管副院长担任“导师”,采取日常指导、随案指导、专题指导、集中指导等方式,从法官职业操守及庭审、调解、法律文书制作、判后答疑等各种能力方面做好“传帮带”,以老带新,传承经验、解疑答惑,促进青年干警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有效转化。
“法律是艺术,需要长期的实践,有了导师的引航,我在统筹协调、群众工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高。”青年干警林精腾说。
练兵 磨砺业务技能
2022年3月,执行局青年干警黄炜杰被评为当月“执行能手”,得知这一消息,他开心的露出了笑容。3月,新冠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他克服重重困难,一边下沉社区担当防疫志愿者,一边办理执行案件,当月他共执结案件80件。
近年来,德化法院常态化开展“办案标兵”“执行能手”“金牌辅助”“服务先锋”评选,营造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鼓励青年干警敢于实践、巧干多干,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全方位提升青年干警的办案能力。
同时,德化法院要求青年干警要少点书生气,多点泥土味,鼓励青年干警到基层一线锻炼,引导青年干警服务基层,青年干警多次深入村居普法宣传、上门立案、发放执行款等……零距离感受群众需求,磨炼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扬帆 书写精彩人生
文化建设是德化法院青年干警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计划,旨在为青年干警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据悉,近年来,德化法院通过举办青年干警座谈会、重温入党誓词、党史微故事分享、集体过政治生日等活动,引导青年干警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开展文化沙龙是德化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亮点。在颇具瓷都特色的法苑里,每个月在这里以“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文化沙龙,或邀请茶艺师分享饮茶之道、或制作元宵花灯,或者聆听古琴赏析、花艺体验、聘请专业老师教授健身养生……为的是缓解工作压力,激发工作热情。
同时,德化法院也为青年干警搭建精神生活的舞台,创建图书馆、瑜伽室、茶室、书画室等文化场所,组建羽毛球、摄影、书法、古琴多个文体兴趣小组,不仅丰富了青年干警的业余生活,也展现了新时代法官的良好形象,让青年干警更有归属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