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福建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和最高人民法院争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工作要求,2月7日至3月2日,南平中院组织全市法院开展“新春暖企助发展”系列活动,共走访企业1510家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协会等63家,以实际行动护航南平市企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坚持目标导向 精心精细部署推动活动走深走实
强化统筹、协同联动
全市法院坚决担当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治责任和司法使命,两级法院上下联动、内外协同,主动对接市场监管、工商联等部门和主要行业、产业协会,全面了解辖区企业基本情况,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活动方案,确定了活动十个方面内容、组织形式和任务分工等,明确了“五个一批”的目标,即有效补强一批司法保障上的短板弱项、帮助解决一批企业“急难愁盼”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出台一批司法服务企业的重大措施、妥善处置一批涉企矛盾纠纷、积极搭建一批促进法企良性互动交流平台,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务虚功。
全员走访、问计问需
新春伊始,两级法院领导率先带队深入工业园区、企业调研,共走访企业165家185人次,形成“头雁”效应。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两级法院干警踊跃参与新春暖企活动,在短时间内形成浓厚氛围。

两级法院340余名法官走访各类企业1510家,邀请参加“法院开放日”、旁听庭审等活动89人次,召开座谈会100余场,以现场解答、电话回访等方式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向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征集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364条。
全市法院各审判执行部门根据职能和业务范围,对标活动总体要求,确定暖企对象,分专题、分主题、分阶段进园区、进机关、进协会、进企业精准对接,组织座谈交流、普法宣传、意见征求、法律咨询,在各大园区设立16个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点、诉讼服务站,实现走访园区全覆盖、市场主体类型全覆盖和经营类型全覆盖。

鼓励法官带案进企业,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共现场化解各类涉企纠纷50余件,执行案件197件。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点单式”法律服务,为企业讲授依法治企、法律风险防控等课程17次,排除潜在纠纷隐患200多个。这场法企“新春之约”让更多企业感受到了法治温暖和力量。市政协委员、延平区花卉协会会长叶盛立表示,法院的这个活动很暖心,让我们更有信心发展壮大延平的百合花产业。
坚持中心导向 聚焦聚力服务保障绿色发展大局
助力“三茶”融合发展

全市法院牢记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嘱托,把“暖茶企”作为首个专题,走访调研的企业涵盖武夷岩茶、政和白茶、建瓯北苑贡茶等各地特色茶企,以商标权和技术创新保护为重点开展普法宣讲和座谈交流40多场,增强茶企自主维权意识,为南平写好“茶文章”贡献法治智慧。
助力打造“文旅强市”

围绕南平市委“文旅强市工程”,组织法官开展文旅专题调研,走进武夷山、和平古镇等旅游企业和建阳建盏、松溪版画等传统工艺企业,从知识产权保护、文化遗存保护和旅游侵权责任纠纷等方面为企业把脉问诊,以法治力量推动文旅融合健康发展。
助力做深“一根竹”

立足南平竹木制品产业优势,全市法院重点走访了华泰木竹、升升木业等龙头企业以及中小竹制品企业共39家,就竹木企业合规经营、债务清理、合同拟定、产权保护等提供法律咨询意见87件次,帮助竹制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助力“六稳”“六保”

全市法院切实增强服务“六稳”“六保”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涉金融、民生等企业和重点工程进行全方位走访调研。全市法院共走访重点工程项目29个,就工程建设中的征地拆迁、工程分包、劳资纠纷等常见问题,提供“点对点”咨询服务。
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充分发挥人民法庭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优势,在暖企活动中推出务实举措提效服务乡村振兴。全市人民法庭法官走访乡镇企业75家,向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推送企业规范经营、土地“三权分置”纠纷防范等专业法律知识,为美丽乡村工程项目提供法律“体检”服务,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着实深耕乡村振兴的法治“责任田”。
坚持长远导向 共建共享协同推动成果固化深化
强化联动增实效

为深化暖企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两级法院将府院联动机制向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治理拓展,主动对接人社、商务、工信、市场监管、文旅、银保监、工商联等49个部门、社会团体,并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8人次参加活动,协同帮助解决企业困难问题,不仅给企业送来“法治大礼包”,更送去“政策大礼包”。
优化平台提质效

在走访调研中深入沟通协商,新建各类司法服务平台7个,对5个平台功能进行拓展延伸。如,建阳法院拓展深化建阳经济开发区园区“诉讼服务站”诉源治理解纷模式。邵武、建瓯法院分别在金塘工业园区和建瓯工业园区设立“法官工作室”,把服务点安在了企业“小区”内。顺昌、浦城法院在辖区工业园设立巡回法庭,为企业提供立案、开庭、调解等诉讼服务,提升企业维权效能。
深化机制促长效
全市法院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实行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管理,充分吸纳转化,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切实把企业的呼声、职工的心声化作司法服务保障的方向与动力。中院与市银保监分局、市保险行业协会建立被执行人人身保险产品财产性权益协助执行机制,强化破除信息壁垒。光泽法院会同人社部门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席会议制度,建阳法院“法庭+服务站+巡回点”多元解纷机制、建瓯法院“1+N”乡镇企业护航机制、浦城法院“法律特派员”等机制,也在暖企活动得到了实践和优化。

通过此次活动,全市法院广大干警“国之大者”的导向更加明确,做到跳出法院看大局,深切感受到每个企业的发展都关乎大局,每个案件背后都事关民生,要更加自觉地把审判工作放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谋划推进,增强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大局观;跳出法律看公正,深切感受到司法裁判的效益在于增进社会福址,要跳出单一的办案思维,深入了解人民群众诉求,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决不能让有理有据的企业打不赢官司,也决不能让企业赢了官司输了市场,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跳出法庭看担当,深切感受到审判工作不仅要有精湛的法律技艺,更要有为民服务、保障发展、案结事了的能力;法官的业绩不仅要看一年办了多少案件,更要看解决了多少矛盾纠纷,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好事。
下一步,南平全市法院将持续贯彻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的决策部署,深化拓展全市法院高质量跃升发展(“2345”)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南平法院提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和40项举措,以便捷精准品质为标准,优化升级诉讼服务;以程序实体并重为原则,全面提升审判质效;以善意文明理念为导向,持续深化执行攻坚;以长效常态服务为重点,创新法律特派员制度,全力参与“便利南平”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图文由南平中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