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宁德:数字化“加速度”驱动供电服务“新活力”

  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7日电 (吴钦莹 罗超)“17时08分收到梅湾经适房G0576变系统研判工单,请做好跟踪管控。”近期,国网宁德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报修工单关键节点跟踪管控”RPA机器人有条不紊对全区报修工单进行全天候监测,并实时推送相关人员。

  国网宁德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管理人员称,它能同时在线监测超100件工单,改变人工逐条计算节点时限再实时刷新监盘的现状,实现秒级快速响应客户诉求,高效保质解决客户用电烦恼。

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查看工单。
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查看工单。

  据悉,在指挥中心,类似这样的成果还有很多,“工单自动分析”、“停电信息质量检测”、“配网运行方式辅助决策”等一批数字化小工具、小应用,像虚拟员工一样在指挥中心的日常运转中逐步扛起大任。

  “今年2月特别是保电期间,在寒潮来袭和返乡人员两个因素影响下,用电需求激增,保电形势严峻,我们抓牢数字赋能应用这一主旋律,赋能实时监测、精心指挥,满足客户多元化、互动化、服务化的需求转变,通过数据驱动和事前预控,春保工作取得质效,停电配变比降40.2%,故障平均复电时长比降64.7%。”指挥中心管理人员介绍道。

  近年来,伴随着宁德公司深化数字化转型,指挥中心积极协同互联网办、运检部、营销部等部门,充分发掘大数据柔性攻坚小组的价值创造潜力,聚焦业务重点,梳理复杂冗余的工作流程,通过运用Python、RPA等技术,化“繁”为“简”,孵化出多个数字成果,从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等环节为供电服务指挥业务保驾护航。

  以“配网运行方式辅助决策模块”为例。以往,配网负荷转供方案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拟写一座220kV变电站的配网线路转供方案,平均需核实超过20条线路的实时负荷、载流量、线路运行状态等信息,通过多维度整合有效信息,再逐条拟写转供方案,需2名调度员耗费至少1.5小时完成。

  现在有了“配网运行方式辅助决策模块”,通过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能够智能动态分析电网负荷转供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因素,仅需耗时1分钟/次,就能实现负荷转供方案“一键式”生成。与此同时,该数字应用模块能够大幅提升故障处置效率,避免用户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情况发生,最大限度提高客户用电满意率。

  指挥中心管理人员称,下阶段将加大数字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典型场景数字替代,以“数”驱动赋能“全程全时、随地随需”的供电服务指挥体系,将无微不至的智能供电服务精准“滴灌”到千家万户身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