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第四届“海丝南安”精品研学实践公益活动圆满收官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29日电(赖香珠)研学活动实在太好玩了,既能在快乐中学习,还能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我都有点舍不得离开了!”“通过研学活动,我体验了很多新鲜事儿,收获满满”……25日,由南安市教育局、海丝商报社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海丝南安”精品研学实践公益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依依不舍中圆满画上了句号。

  开启“红色之旅” 传承革命精神

  25日上午,同学们一颗颗激动的心早已按捺不住。迈着轻快的步伐,41位同学乘上大巴,在兴奋和期待中开启了为期1天的研学实践活动。本次研学路线为官桥岭兜革命遗址—蔡氏古民居。

  很快,学生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来到了位于南安官桥镇的岭兜村,踏上了一段“红色之旅”。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里是哪里吗?”上午9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研学团队来到了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机关旧址。该旧址于1931年由旅菲华侨、革命烈士张极生之父张作成建造,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革命期间,这里是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机关、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泉州团队办公驻地及晋江养正中学校部。1939年12月,中共闽南特委书记李刚在此举办泉州中心县委党员培训班。

  旧址内部重新修缮后,真实还原当年的原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岭兜人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移步到新建的泉州革命斗争史展馆,红色古厝的造型古朴庄严,展馆以中国近现代革命斗争重大事件发生时间为轴,结合泉州革命斗争史,讲述了中共泉州革命斗争红色征程。

  同学们听得认真,还带了纸笔认真做着记录。“看着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我深切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向革命先辈学习,好好读书,努力成材,争取早日为国家做贡献。”接受红色思想洗礼和教育后,同学们纷纷表示。

  探访“闽南建筑大观园” 走近非遗体验农耕

  “一处古民居,半部官桥史”。第二站,研学团队来到位于官桥镇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被誉为“闽南建筑大观园”,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至宣统三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活动伊始,同学们来到了蔡氏古民居研学基地,这是集交通安全体验、农耕园、闽南童玩及公益书屋等学生实践性系列项目为一体的研学基地。

  上午10:30,一场破冰游戏拉开了活动的帷幕。在教练的指导下,同学们迅速分成4组,选队长、取队名、定口号、画队旗,展开了激烈的对决……在欢声笑语中,同学们渐渐熟悉起来,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紧接着,同学们围坐一圈,观赏非遗传承表演——火鼎公婆。手拿桔木长烟管、嘴挂八字胡须的火鼎公,手摇大圆蒲扇、点着一颗蜘蛛状媒婆痣的火鼎婆闪亮登场,随着音乐节奏表演起来,“打情骂俏”“歪唇咧嘴”等诙谐逗趣的表演形式,收获了同学们的笑声和热烈掌声。

  随后,在火鼎公婆的耐心教学下,小朋友们抬起火鼎,有模有样地表演了起来。

  饱餐一顿后,孩子们的研学脚步放慢了节奏。他们体验石磨研磨、看书、到菜园了解蔬菜生长。随后,同学们走进“闽南建筑大观园”——蔡氏古民居,深入了解了蔡氏古民居的构造和历史,感受这座闽南“小故宫”的神奇魅力。

  最后,同学们来到田野中,体验田园生活。在农民伯伯的指导下,松土、挖坑,小心翼翼地把火龙果苗种进土里,一颗颗绿色幼苗在田野扎根,充满希望。

  四期研学吸引180余名学生参加

  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自12月9日,南安市教育局、海丝商报社联合推出首期研学实践活动以来,四期研学活动共吸引了180余名学生参加。

  四期研学活动中,同学们穿越清境桃源瀑布,感受大自然的“别有洞天”,造访汉侯博物馆,领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厚重文化;走进梅山研学教育基地联合体,埋下一颗爱国爱乡的种子;探访眉山皇旗尖生态园,体验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走进官桥岭兜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穿梭在蔡氏古民居,领略传统建筑之美。

  “收获满满,不虚此行!”“受益匪浅,意义非凡,更多地了解南安的文化,值得推崇,孩子也希望下次还能参加。”“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还增长了见识。”不少家长认为,这次精品研学实践公益活动,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感同身受,既开心又充实,教学效果非常好。

  “举办精品研学实践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学习研究和旅行体验的有机结合,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实现教育目标,让同学们在欣赏美景开阔视野的同时,感受家乡文化,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一批南安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资源。”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寓教育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研学活动,为学生们打造了“行走的课堂”,拓宽了学生视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