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南安法院专项行动为劳动者撑起“法治晴空”

  今年以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人民法院紧扣“保民生、护稳定”主线,扎实开展欠薪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欠薪案件501件,为752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090万元,相关做法成效获福建省政府《今日要讯》刊发推广。

  前端“把脉”找症结

  欠薪问题成因复杂,唯有找准病灶方能对症下药。南安法院建立“企业画像+风险评估”双轨机制,组建“涉薪案件专项执行小组”,走访辖区28家重点欠薪企业,通过查阅财务报表、约谈企业负责人、听取职工代表意见等方式,精准识别企业经营状况。针对不同成因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对于尚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方案侧重于引导其制定可行的还款计划;对于恶意转移资产、逃避债务的企业,则立即启动财产查控程序;对涉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案件,联动人社部门提前介入。这种精准的“把脉诊断”,为后续分类处置奠定坚实基础。

  中端“开方”促履行

  “既要让劳动者尽快拿到血汗钱,也要为企业留出生存空间。”执行过程中,南安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与强制威慑并举,对经调查确属因宏观经济影响、临时性资金流转困难而无力一次性付清欠薪的企业,善用“活封活扣”、分期履行、执行和解等柔性措施,即在确保资产价值不受损、企业基本生产经营能够维持的前提下,采取查封厂房设备但允许继续使用、扣押部分资产但不影响核心业务运转等“活封活扣”措施,同时积极促成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和解,约定分期付款方案。今年以来,成功促成175件欠薪案件达成和解,实现了保企业、稳就业、护民生的多赢效果。

  末端“帮扶”强救治

  对于部分经营状况持续恶化、确已资不抵债、无力回天的企业,南安法院及时引导案件转入破产程序。在这一过程中,法院并非一转了之,而是积极发挥指导作用,特别关注被欠薪员工的权益保障,指派专人协助、指导员工准确申报债权,确保其在破产财产分配序列中依法享有的优先受偿权得以实现。同时,对于在诉讼、执行及破产程序后,薪酬仍无法完全落实、生活因此陷入困难的劳动者,法院主动衔接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协助其申请司法救助、困难补助等,有效缓解燃眉之急,传递司法的温暖与社会的关爱。

  从“被动办案”到“主动治理”,从“一执了之”到“全程关怀”,南安法院以欠薪专项执行行动为切口,既守住了劳动者权益的“钱袋子”,也为困境企业提供了“重生通道”,更用司法温度绘就了民生保障的温暖底色。下一步,该院将持续深化“全周期”执行模式,让每一份辛勤付出都有法律托底,让公平正义在“护薪”实践中更有触感。(南安法院 林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