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全国高校急救教育普及推广公益行动首场活动在泉州启动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5日电 (傅梅红 侯阔林)以“救在身边・校园先行”为主题,全国高校急救教育普及推广公益行动首场活动22日在黎明职业大学启动。本次公益行动覆盖黎明职业大学9个学院7000余名师生,其中实操培训1000余名,通过“理论+实操”“课堂+场景”“专业+生活”的特色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师生应急救护能力。

  据悉,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教育厅、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泉州市教育局指导,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主办,黎明职业大学承办,旨在全面推进高校急救教育普及,提升师生应急救护能力,为校园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黎明职业大学校长王锋指出,作为福建省第一所职业本科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始终将守护师生安全视为育人之基。自2019年启动“安全应急与急救”专题健康教育以来,学校已累计组织近600名学生、50名教师考取红十字应急救护员证书,成立“紧急救护知识导师团”,2023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并从2025级学生开始设置有学分的急救教育必修课程,推动急救技能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王锋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从系统化构建教育体系、专业化培养师资队伍、场景化开展技能培训、常态化营造校园氛围四个方面发力,推动急救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让急救技能成为师生终身受益的“生命护身符”。

  实操演练。
实操演练。

  急救教育是健康中国的“基础桩”,更是每个公民的“生命必修课”。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产教融合部主任刘永家介绍,当前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1%,高校作为青年成长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生命守护者”的重要使命。他倡议,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打造“职业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黎明急救经验”,推动急救知识走进职业场景,组建“黎明急救志愿者联盟”,通过“传帮带”带动更多人加入急救队伍,让校园成为急救教育的“闽南示范高地”。

  当天,专业培训师开展急救知识讲解与实操演练。参训师生围绕心肺复苏、创伤止血、包扎固定、AED使用等核心技能,在模拟场景中反复练习,力求将每一个动作做到规范标准。参训师生代表表示,这样的培训贴近实际、实用性强,将倍加珍惜学习机会,真正掌握急救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增添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