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蓝色金融绘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1日电(林永传 陈志坚)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拓展蓝色金融实践,以金融活水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了因海而生、向海图强的生动篇章。

  厦门蓝色金融实践始于筼筜湖治理。上世纪90年代初,厦门引入西班牙政府低息转贷款,解决治湖资金缺口;2012年国开行厦门分行提供3.05亿元信贷支持雨污分流改造,30余年持续投入让昔日黑臭湖变身“城市会客厅”。如今,绿色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更让生态技术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

  在海洋渔业领域,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探索生态与致富双赢之路。2022年完成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2024年发放500万元海洋碳汇质押贷款,推动养殖碳封存。依托全国首个涉海金融团体标准,银行机构为循环水养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与科学养殖双赢。

  绿色港航是蓝色金融的重要发力点。2024年以来,厦门银行机构推出绿色船舶预付款保函等创新服务,支持高技术船舶出口。2025年9月发布的蓝色金融团体标准,明确七大类支持项目,截至月末绿色港航贷款余额超30亿元,助力厦门港低碳转型。

  围绕海洋高新产业“6+2”体系,厦门率先设立蓝色经济一级目录和“蓝色企业直通车”。截至2025年8月末,银行机构支持海洋新兴产业企业贷款余额达74亿元,央行低成本资金精准支持海上风电、海洋装备制造等项目。11月,全球首支跨国海洋基金落地,构建国际蓝色创新合作网络。

  海洋碳汇领域,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先试成效显著。2017年金砖会晤通过红树林碳汇实现“碳中和”,2021年成立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截至2025年9月末累计交易量达23万吨。“蓝碳基金”“蓝碳保险”等产品,为生态保护筑牢金融屏障。

  如今的厦门,正以蓝色金融为纽带,在守护蔚蓝生态的同时激活海洋经济动能,朝着现代化湾区、国家海洋高端高新产业基地的目标稳步迈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