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25日讯(本网记者 段马水 通讯员 韦浪涛)10月25日,第十九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福建赛区选拔赛在知行岭·文旅科技产教融合(厦门)基地落幕。

福建赛区选拔赛由厦门大学、福建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承办,知行岭·文旅科技产教融合(厦门)基地、厦大智慧教学技术应用实验室、海丝司法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协办,有来自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34所省内高校的254支队伍、1079名学子参赛,作品覆盖智慧家庭、智慧农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能穿戴、智能制造等10个领域。最终,《心邮——国内首创可穿戴式超声成像仪》《“零”距视界——超短焦光擎双核智校,重塑投影新范式》等25个项目获得福建赛区一等奖,并遴选出《锂焕新生——引领废旧电池环保再生新纪元》《高精度脑机接口——大规模自闭症早筛康复系统》等13个项目代表福建赛区进入全国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为确保赛事的高水准、公正性及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契合,主办方组建了融汇“产、学、研、投”多方智慧的权威评审团。评审团有来自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学者,中科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的科研专家,以及龙净环保、傲农生物、联发智能等产业界的技术领袖,更有厦门自贸基金港、合纵股权投资基金等资深投资人士,为参赛项目提供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点评与指导,极大地提升了赛事的专业内涵与产业链接价值。
“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展示机会。”厦门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副主任刘传尧如是说道。同期,组委会还特别策划举办了以“智汇英才,共筑AI新势能”为主题的高端分享会,为学生团队提供前沿的技术工具、实战经验及创新孵化模式解析,有效赋能其创新创业项目从概念构思走向实践落地,强化了平台的学习与资源对接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创新创业项目的展示和比拼,更是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专家评审团择优推荐《壤脉新生—智能土壤治理与复兴方案开拓者》《高精度脑机接口——大规模自闭症早筛康复系统》等项目公开路演分享,不仅展现了参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也充分展示了福建省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积极成果。
学生代表陈禹涵表示,iCAN(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众多专业的评委和投资人,通过大赛能与之深入交流,促进项目今后的落地合作。
闭幕式上,福建省产教融合促进会副会长谢友平表示,大赛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载体,构建了“教、学、做、创”一体化的综合育人平台。通过赛事,不仅遴选出一批具备创新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优秀项目,更有力地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高校育人模式创新和产业人才储备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