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农林大学中外学子探寻“榕城印迹”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30日电(陈雅丹 沈德培) 7月15日至17日,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茉莉寻踪·榕城印迹”三下乡实践队一行11人,其中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留学生5名,在福州开展参访活动。鼓岭千年柳杉下、三坊七巷青石路上、郊野公园彩虹步道旁、福光股份有限公司里,中外青年以脚步丈量城市发展脉络,共绘文明互鉴新图景。

  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结合部分留学生暑假驻校继续深造学习的时机,开展此次实践活动。在1300年树龄的“柳杉王”下,实践团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两度推动“鼓岭故事”的佳话——从1992年邀请加德纳夫人圆梦,到2012年访美再叙情缘,中美民间友好的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Arif轻抚古树慨叹:“We die, but the tree lives forever——so I take a photo with eternity”。(中文:我们会逝去,但是树会一直存在,我用一张照片记录永恒。)

在三坊七巷双语解码家国情怀
在三坊七巷双语解码家国情怀

  林则徐故居内,带队老师陈雅丹给留学生们介绍中华精神谱系,带领他们逐字诵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她还援引虎门销烟案例,告诉大家,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走在三坊七巷街头,中国学生化身“翻译官”把故事讲给留学生听,承担最鲜活的中国叙事。

  在绿树成荫的郊野公园里,留学生Fukiha直言:“这里让我看到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完美平衡。”在光学镜头领军企业福光股份有限公司,实践队参观了公司的主营产品,共同见证了“人人创新”如何助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留学生们在参观笔记中写下,“技术没有语言障碍,这里诠释了人类追求进步的共通渴望。”

中外学子在鼓岭上合影留念
中外学子在鼓岭上合影留念

  四站行程,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鼓岭情缘穿越百年时空,三坊七巷家国情怀激荡共鸣,生态智慧与创新精神成为联通心灵的密码。来自巴基斯坦的王力俊说:我在鼓岭中学到了中美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互鉴的文明观,了解了中国开放包融的文化特性,在学习期间,福州这座城市经常开展丰富的展览和教育活动,深刻感受到中国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视。这场活动让中外青年共同读懂了中国故事的内核——文明因交融而生生不息,友谊因同行而历久弥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