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从“窗口审批”到“上门解题”——福州市司法局行政审批处作风转变见实效、精准服务获点赞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30日电(黄虹)为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福州市司法局行政审批处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变“坐等审批”为“上门服务”,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近日,该处通过主动协调、多方联动,成功为厦门国际银行确认国有企业性质,解决其公司律师申请证明材料不明确难题,赢得企业高度赞誉。

  主动靠前服务 破解审批难题

  7月初,厦门国际银行法务人员向福州市司法局提交公司律师执业申请。审批处工作人员在审查材料过程中发现,该行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登记信息未标注“国有企业”性质,而《公司律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申请公司律师的企业必须为国有企业。面对厦门国际银行这家规模较大、日常工作所需法律事务繁多的复杂情况,审批处工作人员在耐心向申请人讲清法规政策后,并没有一退了之,而是主动与福建省国资委、福建省财政厅相关部门协商沟通,梳理企业股权结构及相关政策依据。经过多方努力,福建省财政厅最终出具复函,明确厦门国际银行符合国有企业性质,为审批工作提供了关键依据。

  创新服务模式 彰显责任担当

  此次案例是福州市司法局行政审批处践行“一线工作法”的生动实践。通过对接企业、联动部门、厘清政策,着力破解群众办事“堵点”“痛点”,解决了企业的所需所盼,也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审批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政策依据,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 树立服务标杆

  福州市司法局行政审批处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找准优化营商环境切入点,用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举措让办事体验更便捷、更高效、更有温度,此次“上门解题”举措,展现了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大局、护航发展的担当精神。下一步,该处将继续深化审批服务改革,以“暖心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行政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