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30日电 近日,由福州市妇联、市城管委主办,市环卫中心、鼓楼区妇联、鼓楼区城综局、鼓楼区洪山镇人民政府、鼓楼区垃圾分类巾帼公益学院等承办的“垃圾分类·家家时尚”巾帼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暨鼓楼区巾帼志愿者培训体验赋能提升活动在鼓楼区乌山西城市管理综合体、福州市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举行。来自福州市鼓楼区巾帼志愿者、鼓楼区街镇垃圾分类工作者、鼓楼区亲子家庭近40名“分类体验官”,通过实地参观、专业培训、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理流程。
在乌山西城市管理综合体,这座集环保宣教与城市景观于一体的创新设施,让众人眼前一亮。“分类体验官”们先后参观了宣传长廊、宣教屋及中控室。工作人员详细且生动地讲解了垃圾分类中端处理的全流程,包括垃圾的收集、运输以及初步分类处理等环节。同时,工作人员还就垃圾分类的意义、四分类标准以及常见误区等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巾帼志愿者们认真聆听,积极与工作人员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中,福州市巾帼环保讲师从前端分类设施、中端收运体系到末端处置环节,为志愿者系统讲解了垃圾分类全链条流程,完整呈现了从“指尖”到“终端”的完整闭环。此外,讲师还提到近日鼓楼区成立垃圾分类巾帼公益学院,学院将继续整合多方资源,以“专业化培训筑牢基础、全民化教育扩大覆盖、长效化宣传深化理念”为核心路径,依托系列精品培训课程,常态化培育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凝聚千家万户的参与力量,共同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持久动能。
“分类体验官”们还走进福州市红庙岭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展示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选址、谋划建设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的生动故事,共同回顾红庙岭从昔日的“垃圾山”逐步转变为如今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的华丽蜕变历程,深刻感受福州在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理项目基地,巨大的垃圾吊控制室吸引了“分类体验官”们的目光,纷纷上前观看并与讲解员互动。大凰山社区的李阿姨惊讶地说:“原来我们平时扔的垃圾都在这里焚烧呀,焚烧既可以发电,焚烧后的炉渣还能制作成环保砖,真是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下一步,福州市妇联将充分整合福州市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以及区县垃圾分类宣教中心(馆)、垃圾分类试点社区(村)等资源,组织不同行业的垃圾分类巾帼志愿者、社区(村)垃圾分类工作者化身“分类体验官”,系统学习垃圾分类处置知识,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风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