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1日电(叶诗璇)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好绿色生态牌,强化自然保护地司法保护工作,日前,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人民法院深入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活动,以司法之力守护自然之美。
活动中,建瓯法院组织生态庭干警与院青年干部志愿者参观生态司法教育基地、万木林博物馆、杨荣家风家训馆等重要场所。在生态司法教育基地和万木林博物馆,干警们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逼真的生态模型以及多媒体展示,全面了解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构成、生物多样性特点以及多年来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
在杨荣家风家训馆,讲解员以“杨氏家风家训的力量”为切入点,带领干警们深度领悟古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上的深刻认知与卓越实践智慧,通过参观学习,干警们接受了一场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洗礼,领悟了生态保护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明确了自身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的责任与使命。
建瓯法院与自然保护区紧密合作,组成巡护队开展自然保护地巡护工作。巡护队走进深山密林,沿着古道拾阶而上,察看自然保护区植物保护情况、动物栖息情况。
巡山过程中,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常见的破坏行为及应对方法。巡护队一路仔细巡查,不放过任何可能存在的生态隐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法治春天增添一抹怡人新绿。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林祥芝介绍了近年来审理的涉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法律后果。参会人员以建瓯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契机,就当前自然保护区面临的法律问题、如何更好地构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生态+司法”模式、怎样加强与保护区管理部门、护林员之间常态化信息沟通渠道、强化联合执法等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此次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了法院与自然保护区的沟通合作,形成了生态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为构建更加有效的自然保护地司法保护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建瓯法院将深刻践行“两山”理念,立足审判职能,不断探索创新生态司法保护举措,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守护好生态家园,书写好“瓯法”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