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惠安县螺阳镇:“四微联动”创新基层治理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11日电 (吴甜 陈文达 黄逸君)惠安县螺阳镇以“刺桐厝边•睦邻善治”专项行动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创新推出“四微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将物业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小区新格局,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

  在螺阳镇,“微心愿”机制架起了党群连心桥。全镇40个心愿墙和32场微心愿征集活动广泛倾听居民心声,214名楼栋长化身“民情联络员”,通过“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模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万盛凤凰城小区的李女士说,“没想到在心愿墙上提的暑期托幼问题,不到一周就解决了。”仅凤凰城小区就通过这一机制解决了200余件民生问题,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同时,“微协商”机制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了主人翁。螺阳镇创新构建闭环机制,打造多个品牌议事平台,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全镇累计召开协商议事会35场次,征集建议78条,解决治理难题69项。新景悦府小区的张先生对社区“微协商”赞不绝口:“充电桩装好了,电动车充电再也不用‘飞线’了。”

  小区邻里服务站内图书角书香四溢。
小区邻里服务站内图书角书香四溢。

  在“微服务”方面,螺阳镇通过盘活小区闲置空间,打造多功能服务阵地,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温馨。千余名党员突击队、能人队和“双报到”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将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滨江国际小区的居民王阿姨说,“以前觉得社区是‘管理者’,现在感觉更像是‘自家人’。”

  此外,螺阳镇还以“德治”促自治,引导物业小区因地制宜制定邻里公约,推动“公约上墙、文明入心”。在禹洲海德堡小区,《邻里之歌》的旋律时常响起,文明标语成为居民自我管理的“指南针”。如今,随意堆放垃圾的少了,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多了;邻里纠纷少了,互助友爱的故事多了。

  从“微心愿”到“微公约”,螺阳镇以党建为纽带,将基层治理的“大课题”转化为居民身边的“小确幸”。螺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四微联动”机制,以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绘就基层治理的“幸福画卷”,为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提供鲜活样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