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中国建设银行漳州分行:筑牢权益屏障共绘美好生活

  漳州建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深入乡镇宣传金融知识。
漳州建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深入乡镇宣传金融知识。
  建行芗城支行到漳州市实验小学发放金融知识宣传折页。
建行芗城支行到漳州市实验小学发放金融知识宣传折页。
  建行诏安支行举办“3·15消保灯谜晚会”,将金融知识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寓教于乐。
建行诏安支行举办“3·15消保灯谜晚会”,将金融知识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寓教于乐。
  漳州建行开展宣传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漳州建行开展宣传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核心提示】

  在金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当下,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中国建设银行漳州分行(下称:漳州建行)积极践行国有大行的责任和担当,以保护消费者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经营管理的每一环、每一链、每一刻,构建起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的保护网,以心为笔、以情为墨、以智为砚,精心勾勒新时期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壮丽画卷,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的金融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多维宣传

  筑牢金融防线

  金融知识的普及对于提升公众金融素养、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漳州建行积极作为,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创新金融教育宣传模式,不断提升宣传深度和广度。

  线下立足网点,做好阵地化宣传。该行利用34家网点接触客户“第一阵地”优势,在网点金融教育宣传专区布放宣传折页并循环播放消保宣传视频,切实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同时,通过“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和举办金融知识讲座等主题活动,以及行长说消保、行长接待日等常态化教育,深化消费群体对金融产品、服务及风险的认知,提高其防范和应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

  主动“走出去”,辐射周边。该行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扩大消保宣传辐射范围,为学生群体、老年群体、新市民群体普及金融知识,如平和支行近日走进国强乡新建村开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主题宣传活动,并为村民提供上门办理“裕农贷”“农商贷”等一系列“为民办实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长泰支行走进天柱山欢乐大世界,向工作人员和游客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漳州东城支行走进新华东社区开展金融消保教育宣传活动,采用一对一接受咨询的方式耐心向老年人传导金融知识;漳浦支行走进央企中国电建朝阳水库工程部,深入项目工地,将金融知识和防范金融风险提示送到一线工人身边;漳州芗城支行则走进漳州市实验小学,向学生和家长普及宣传防范打击非法金融知识。

  线上用好全网络渠道,做好多场景触达。该行不断丰富消保金融教育渠道,引导客户参加造福季消保分会场等线上活动,并通过知识闯关等线上小游戏实现寓教于乐学习金融知识,让金融知识触手可及。同时充分利用手机银行App及微信朋友圈,聚焦民间标会、黄金珠宝、茶叶、第三方财富管理、养老等近期我省风险高发领域,发布防诈骗攻略、理财技巧等短视频,开展针对性宣传,强化相关领域风险提示,剖析非法金融活动的形式和危害,解读防范技巧,激发公众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风险意识,扩大知识普及面。

  创新金融教育宣传模式,不断提升宣传深度和广度。该行营业部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合作共建的“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基地”于今年正式揭牌,运用“校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高师生的反诈意识和应对能力,为构建无诈校园筑起一道安全墙。各支行纷纷把“行长现场接访”活动搬到企业、学校、企事业单位,支行人员和客户面对面,了解客户诉求,倾听客户心声,切实解决客户实际困难。建行诏安支行则是把金融知识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举办3·15灯谜会,寓教于乐。

  科技强基

  升级服务体验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需要新担当。漳州建行以科技赋能,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服务质效,着力构建高科技、高水平的新金融服务体系。

  在安全保障领域,该行深度融合前沿科技,以生物识别技术筑牢账户登录防线。用户可通过指纹识别、刷脸登录等方式,快速且安全地进入账户,极大提升了账户登录的安全性,有效防止账户被盗用风险。同时,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强大力量,建设银行构建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智能风控系统,全方位守护用户的资金安全。

  在服务优化升级方面,该行聚焦用户体验,对手机银行界面进行了全面优化。简化转账、缴费等高频业务操作流程,增设一键操作功能,让用户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完成各类金融操作。同时,实现贷款全流程线上化办理,从申请到审批再到发放,用户均可在线轻松完成,极大节省了时间与精力成本。为切实解决群众办事“跑腿”难题,该行还积极融入地方政务服务体系,与“闽政通”“漳州通”等政务平台紧密对接,与市住建局、不动产管理部门等实现数据联网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公租房、公积金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全新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业务。此外,依托智慧柜员机,建设银行推出机关社保就近办、信用报告查询服务,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

  倾听客户声音,解决客户难题,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该行借助大数据技术,深度剖析投诉数据,提升投诉处理效率与管理水平。同时,坚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与中心工作共谋划、同部署,积极落实“消保‘一把手’责任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针对特殊投诉分类施策,加强投诉分析及溯源整改,充分运用投诉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解决问题,客户问题解决率显著提升。

  助力涉诈防控,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该行通过精细研判协同,集约高效统筹涉诈防控,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对涉诈账户的查控工作。2024年全年堵截电信诈骗等50起,堵截资金658万元,有效防止群众资金损失扩大。

  暖心服务

  传递建行温度

  在漳州建行,一句贴心的问候、一次高效的解答、一个便捷的服务流程……无不于细微之处彰显着金融温度,让每一位金融消费者深切感受到来自建行的贴心关怀与周到服务。

  升级“劳动者港湾”。在基础便民设施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客户,近年来,该行深入探索银行营业网点适老化改造,从老年人的核心需求出发,在网点配置适老化座椅、拐杖固定装置、轮椅、放大镜、老花镜、急救箱等基础适老服务资源,进一步增强老年人客户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该行还引入共享雨伞,应对突发天气;增设应急充电设备,解决户外工作者电子设备电量焦虑;打造小型母婴室,为哺乳期妈妈提供私密、便利空间。

  学英雄,见行动。该行组织全行员工深入学习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奉献精神。组织“张富清金融服务队”积极践行奉献担当,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关爱困难群体,为社会贡献力量。服务队耐心指导老年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和手机银行,让老年人客户也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对于残障人士,服务队提供一对一帮扶,协助办理复杂金融业务,根据其特殊需求定制专属金融解决方案。此外,服务队还深入社区、学校以及偏远地区,开展金融服务宣传活动,为当地居民送去基础金融服务,普及金融知识,用实际行动诠释大行担当,让金融服务更具温度。

  平台助力,金融便民赋能美好生活。今年以来,漳州建行主动融合融入,全力促消费、惠民生,点燃“烟火气”,助力“开门红”。“满400元减100元、满200元减50元、满100元减20元,抢到了政府消费券,我立马就过来消费了。”在漳州各大商超,市民们在付款时纷纷打开建行生活App使用抢到的消费券。据悉,今年以来,漳州建行相继承接了高新区等市县政府消费券发放工作,涵盖商超、餐饮等多个消费场景,并配套专项资金,用真金白银持续激发消费热情。

  本版文图 由本报记者闫锴 通讯员漳建宣 采写 图片由漳州建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