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念好执行“活”字诀 传递法律温情与公正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9日电(戴涛 程蓉菁)今年以来,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贯彻“如我在执”理念,聚焦个案,念好执行“活”字诀,让真正的法律精神像冬日温暖的阳光,穿过每个不同的案件,传递给不同的群体。

  灵活拍卖,以速度筑牢民生防线

  近日,同安法院高效执结了一起涉及31名工人工资的劳动争议案件。通过线下公开拍卖了查封扣押的被执行人厦门某箱包公司的机器设备,13天内实现从查封扣押到拍卖成交,成交价8万元,溢价率45%。

  据了解,厦门某箱包公司因经营不善停产,网络查控未发现其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有工人代表反映称,被执行人曾将部分机器设备运送至翔安区某厂房。为确保财产不再被转移,承办人立即协同法警前往现场调查,核实后第一时间就地将机器设备查封扣押在厂房内。

  为保障工人工资尽快兑现,同时考虑到快速处置查扣的机器设备也能减少不必要的场地占用损失,承办人建议采取线下公开拍卖的形式处置财产。经过多方沟通,各方均同意以此方式灵活处置机器设备。竞拍当天,买受人以8万元高价拍得案涉机器设备。同时,承办人还积极在场地方、工人、买受人之间居中调解,促成各方对设备占用、管理费达成一致意见,顺利交接本次拍卖设备。

  活水养鱼,以温度涵养营商绿洲

  在另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中,被执行人郭某向申请执行人厦门某发展公司承租了两个商铺用于经营两家餐厅,因郭某无力支付民事调解书确认的43.6万元租金,厦门某发展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对郭某名下两个餐厅的财产进行查封拍卖。

  “因为上半年受到较长时间雨水天气的影响,我们的客流量大幅下降,支出了耗材和员工工资后,资金比较紧张,才没办法按时支付租金。”郭某向承办人解释,并真诚地向债权人表示一定会履行到位,但是希望给予一定的履行宽限期。

  考虑到餐厅还有一定发展前景,且若对餐厅的财产一拍了之,既无法足额兑现拖欠的租金,也不利于餐厅“回血自愈”,还将导致许多餐厅员工面临失业的窘境,承办人遂果断决定对两个餐厅的财产采取“活封活扣”的方法。

  在双方当事人的见证下,承办人对餐厅财产进行清点登记,允许郭某正常经营餐厅,并向郭某明确告知私自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同时多次与厦门某发展公司沟通履行期限,覆盖暑假、中秋、国庆等餐饮旺季,通过保障餐厅的正常经营来更好地兑现债权人的胜诉权益。最终,郭某在餐厅持续经营了约五个月后及时将款项全部付清,案件也于近日顺利执结。

  据了解,今年以来,同安法院持续拓展执行思路更新执行理念,为每个案件“量体裁衣”,探索将手机靓号、经济适用房等财产标的纳入处置范围,灵活采取网络拍卖、定向询价、即时议价等方式,提高财产变现效率,寻求双赢、多赢、共赢的最优解,执结各类案件7083件,打通权益兑现“最后一公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