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7日电(雷朝良)17日,在福建省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三明市三元区段的多个施工现场,旋挖机、打拔机、吊机分工协作,一派繁忙景象。据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待三元区段所有建设项目完成后,城区防洪减灾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配套的景观工程塑造将切实提升城市颜值和温度。

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其中三明段建设涉及三元区、沙县区、永安市、清流县、宁化县及尤溪县,工程概算总投资约32亿元,总工期48个月。该项目通过旧堤加高加固,新建防洪堤、护岸、排涝水闸、泵站等提升和完善闽江干流沿线城区、乡镇的防洪排涝体系,保障沿河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抢抓工程进度,项目不论晴雨分三个区域施工,按‘施工一段、恢复一段、放行一段’进行,以进一步降低对项目周边居民生活及道路通行的影响。”负责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三元区东新公园段兼东乾路闸站及东新五路闸站工程的项目经理吴建敏介绍,该项目已投入90位工人、18台有关工程机械参与,预计于明年11月完工。

在三元区中山公园附近,经过近7个月紧张施工的三元区胜利路闸泵站道路施工围挡已拆除,江滨南路右侧沥青路面如新,于11月底恢复正常通行。
对此,三明市闽江上游防洪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禹熙心头那根紧绷的弦稍稍轻松了些。江滨路是三明市区的核心主干道之一,过往车流量大,市民关注度高。为确保道路尽早通行,三明市水利局多次组织参建单位及专家优化施工方案,克服不利天气、国防光缆等地下管网管线迁改困难,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为恢复交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朱禹熙说,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三明市水利局通过建立“日督办、周例会”制度,合理调配人力、增加机械设备,精心组织实施,三元区胜利路闸泵站、中山公园堤段等分段分期施工,实现了11月底前拆除路面围挡,比原定拆除时间提前了1个月。

如今,在三元区中山公园,这里的堤防建设、附属建筑物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河畔绿色成荫,不少老人孩子在此休闲娱乐,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令人动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