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4日电 12月13日,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主题的新生代闽商沙龙(哈尔滨)活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举行。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团队、福建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爱拼会赢”班(WIN)学员、黑龙江省福建总商会新生代企业家代表以及福建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有关同志50余人参加了本场沙龙。

据了解,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双一流”、“985”工科强校;拥有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际联合中心/科技合作基地;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7个学科位列A类;参与载人航天及探月工程等14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累计有10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十三五”期间牵头获2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拥有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技术成果国内领先。
沙龙活动前,新生代企业家们参观了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李瑞峰在沙龙上作《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主旨演讲。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团队分享展示了巡检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舒华体育机器人等3个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项目。

李瑞峰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教授在1996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机器人项目和国家数控重大专项中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项目的研发工作,目前正在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项目。

福建省委统战部经济处何林颖处长主持沙龙活动。

龙合智能董事长杨静提出,基于先进智能无人装卸技术合作助力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在火车装卸、多式联运装卸等领域达成市场资源共享合作。


帝视科技董事长高钦泉介绍了自主研发的“竹条分拣工业机器人”,希望哈工大团队帮助解决“不规则物体的快速上料效率”、“柔性物体的自动处理”等技术升级迭代卡点问题。


宏发电声副总裁黄承焕提出了AGV系统的品牌间兼容性差、效率指标缺失、调度策略存在优化空间、多系统合作不协调等问题。

亿瑞电力副总经理邱进恒提出了巡检机器人能否与电力故障监测设备结合提供故障检测、故障排查、故障修复等功能等问题。

信和新材料总经理王书传提出了“涂层检测和修补一体化解决”问题。

基于新生代企业家们提出的企业创新需求,团队有关专家逐一予以答复。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踊跃。活动现场,李教授也介绍了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的有关情况,希望下一步能与新生代闽商有更多更深入的产学研合作。




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方案设计、科普讲座,就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进行推广,截至目前,研究院服务企事业单位5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00余家,央企近20家,直接落地合同逾1亿元,间接落地合同逾10亿元,解决了企业核心技术难题150项。此外,先后在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永春县等4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工作站,并派专人专岗进行技术对接,打通了智能制造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福建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爱拼会赢”班(WIN)在哈工大站移动教学期间,新生代企业家们还学习了《大数据时代下的AI应用与价值创新》《新形势下的营销战略创新》课程,并参观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研究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