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闽商情系家乡热土 续写新时代“闽商精神”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19日电 (王潇婧)“我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家乡的一砖一瓦都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30年前施亮赴浙江创业,如今作为浙江省福建商会第二届会长的他一次次带着“乡愁”回馈家乡。他在受访时感慨,自己深入家乡投资兴业,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更是来源于对当地产业基础、政策环境、人才资源的高度认可。

  11月17日,2024年第21期“同心·半月座谈”异地闽籍商会(华东片区)回归座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与会闽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叙桑梓情谊,共论高质量发展新机遇。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王光远出席会议。

11月17日,异地闽籍商会(华东片区)回归座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主办方供图
11月17日,异地闽籍商会(华东片区)回归座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主办方 供图

  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闽商凭借着“三分天注定、七分爱打拼”的精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眼下,从“出走”到“回归”,越来越多像施亮一样的闽商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以前瞻性的视野、拼搏奋进的姿态,积极回馈家乡,在实现自我价值升华的同时,也为家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

  打拼走四方难舍“家乡情”

  天下虽大,只要心里存一份情、念一个根,脚步便能循着一个方向踏上回家的路。“我们积极响应‘闽商回归’工程的号召,组织会员企业参与各类洽谈会,协助福建各地市县区来沪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引导在沪闽商回乡考察投资。”上海市福建商会名誉会长占万龙目睹了祖国与家乡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福建大力实施“闽商回归”工程背景下,福建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迅速响应,以同心赋能,把推动“回归工程”作为延链补链强链拓链的重要抓手,实施“引商引智入八闽”行动,迎回了许多背井离乡的游子,浓浓乡情在这里汩汩流淌。

  “江苏闽商目前已实现回归项目13个,投资总额达30亿元。”“家乡”二字在江苏省福建商会执行会长郑春扬心中分量很沉。2019年,他带领团队回到莆田成立公司,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用行动表示无论走得多远,最终还是要回来。

  这与合肥市福州商会会长林明章回乡筑梦的想法不谋而合。林明章介绍,这几年,商会企业通过海产品养殖、农产品贸易、房地产等领域,先后回到福建福清、宁德、三明、平潭等地投资,推动了一批批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对于许多在外闽商而言,外面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

  “虽然30年来一直在浙江创业,但八闽子弟的乡土情结始终萦绕心头,时刻思索如何回报故乡养育之恩。多年来,我们为家乡的老年协会、助学机构累计捐资近一千万元。”远不止于此,2021年衢州市福建商会会长郑荣忠也迈出了产业回归的步伐。

  “我们会一如既往支持好‘闽商回归’工程,擦亮‘闽商回归’品牌,不断完善相关服务机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凝心聚力推进新福建建设。”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晞表示。

  搭桥梁双向奔赴“正当时”

  眼下,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截至去年,福建省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装备、现代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达20个。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成为新增长极,已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福建的发展态势让不少闽商跃跃欲试。

  作为新一代闽商,上海岁金集团总裁吴霖晶表示,回想四年前,集团也是一家初回故土、返鸟归巢的闽商之一,数年创业筚路蓝缕,乘着家乡发展的东风,如今集团已成长为筑巢引凤的招商大使,一路走来,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愈发重大,但深耕家乡福建发展的信念也愈发坚定。

  搭建桥梁,吸引闽商回归亦是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山东省福建总商会会长陈能豪看来,家乡为吸引和促进闽商回归做了大量工作。如在政策方面,出台《福建省促进“丝路投资”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2024—202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等,直接给予相关企业真金白银的奖励、补助。

  在对接方面,福建省委统战部、省发改委、省招商局、省工商联结合异地闽籍商会换届,每季度召开一场片区异地商会座谈会,并形成“线索收集—项目对接—跟进保障”的闽商项目回归长效服务机制。今年已分别在广州、昆明、乌鲁木齐举办了华南片、西南片和西北片3场片区异地闽商回归座谈会,前三季度征集到回归项目线索24个,投资金额约158亿元。

  特别是今年以来,福建省委统战部还突出“以文化人”“红色润心”“代际传承”,举办异地闽籍商会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恋祖爱乡”研修班,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66位新生代闽商参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了解福建发展变化,汇聚同心力量,助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激发回报桑梓的爱乡之情,涵育投身新福建建设的担当之责。

11月4日,异地闽籍商会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恋祖爱乡”研修班开班。主办方供图
11月4日,异地闽籍商会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恋祖爱乡”研修班开班。主办方 供图

  当日,福建省商务厅、省发改委,厦门市商务局、漳州市商务局现场解读新政策、研讨新思路,召唤在外闽商回归。

  宁波市福建商会会长蔡双其认为,“家乡的经济建设是闽商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仅要鼓励闽商回流,更要促进人才的引进和产业的回归,更好地为家乡经济建设作贡献。”

  闽商精神续写发展“未来式”

  哪里有福建人,哪里就会上演爱拼才会赢的故事。20年前,提出的“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侠仗义,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闽商精神”,正激励着无数闽商自强不息、发展壮大。

  绿色经济是当前福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2003年赴广东打拼的福建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秀芳,今年4月回到家乡,投资一亿元成立新公司,以AI智能绿色分拣系统,利用先进光学技术和强大算力,让分拣效率提升至传统方法的50倍,“之后我们将以此模式向全国复制推广,助力闽籍企业‘拼’出精彩。”

  “厦门的现代服务业、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泉州的制造业升级等领域都极具吸引力。为此,商会企业一直怀着回福建投资项目的强烈意愿,想为家乡繁荣作贡献。”台州市福建商会会长李文如是说。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闽商精神”需要注入更多时代元素,增加更多内涵特质,进一步增强闽商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与会闽商代表发言。主办方 供图
与会闽商代表发言。主办方 供图

  嘉兴市福建商会会长庄来盛已在浙江打拼数十载。他认为,在“越山向海”的环境中,浙江人和福建人都表现出既有山的韧劲,也有海的胸襟;既具有内陆文化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点,又有海洋文化敢于开拓、勇于冒险的胆气,“我们既要学习浙商精神,更要传承闽商精神,敢于创新、敢闯敢干,保持常青的动力所在。”

  “‘爱拼才会赢’是我在异乡奋斗的底气。”“80后”闽商、金华市福建商会会长林建阳表示,将会继承好发扬好新时代“闽商精神”,发挥自身优势,为家乡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一路拼、一路闯,如今的闽商正在劈波斩浪,以“乡情乡音”叠加政策红利,掀起新一轮“回归热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