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巧合,每一次特别的捐献时刻,福州80后青年张亮总会遇到滂沱大雨,可哪怕被淋成落汤鸡,他也总是乐呵呵,无惧风雨前行,“肯定是人命关天的事,才会通知我。”
张亮是中国联通福州分公司鼓楼分公司客服经理,也是一名光荣的献血者,前阵子还成为福建省第447例、福州市第1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人命关天,我愿前行
“如果能够成功拯救他人的生命,我愿意排除万难。”张亮生长在福州的一个大家庭,从小耳濡目染亲友们的互助友爱。这份温暖与善良,如同阳光洒满他的心田,让他成长为一个心向阳光的人。大二的时候,一次在越洋图书城买完书,看到门口停着的献血车上贴着“0型血紧缺”的宣传时,他便走上了车。“那时候对无偿献血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对身体无害,想着有人需要帮助,就迈出了第一步。”张亮说,有了第一次的献血经历后,他便开启了“随机”献血的模式。看到路边的献血车,或者经过省血液中心,只要献血间隔期到,自我感觉状态好,他都会毫不犹豫去捐献,用自己的热血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生命的希望。
记得有一回,一个暴雨天,他接到省血液中心的来电,说是O型血比较紧张,问他是否方便应急献血。想着既然来电话了,肯定是人命关天的急事,便二话没说,立马骑着自行车赶去省血液中心。至今张亮还记得,那天雨下得很大,他到省血液中心时已经全身湿透了。但他觉得,比起救人,这算不了什么。
献血献造血干细胞都一样
今年5月,他再次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是一样的。”张亮回忆,大概9年前,在一次献血的时候,听说留下血样加入中华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可能会帮助到血液病患者,他便留下了血样。
让他没想到的是,9年前许下的救人诺言终要实现。
“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来电时,非常惊讶,世界上竟然有另外一个人能和我配型成功,这真是缘分。”张亮坦言,他没有立即同意,而是答复再考虑一下,因为那时候的他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太了解。挂了电话后,他就开始查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资料,了解到采集血液的方式就和自己正在进行的单采血小板一样,想到一个面临绝境的患者在等待自己,他毅然回复“我愿意”。此后的日子,他积极配合,在福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顺利通过了捐献前的所有检查。
5月21日上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医护人员、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与祝福中,张亮在“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知情同意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一边接受为期4天的住院“动员”,一边还要接送孩子。那几天福州正好大雨连绵,他坚持每天往返家和省肿瘤医院,路途横跨半个福州城,在大雨浸泡的福州城中奔波,也从未抱怨过一句。5月24日,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时候,除了妻子陪伴,还有鲜花和证书,让他感觉很惊喜。但更让他感到温暖的是,收到了受捐患者的感谢信。“听说那个患者和我年龄相仿,体重只有我的一半,可见她饱受疾病折磨。”张亮很是心疼,更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坚持,都是对的。
据统计,张亮累计捐献全血1400毫升、单采血小板2.6治疗量。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无偿献血,加入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为更多需要救助的病患传递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