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3日电(陈颖诺)近日,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人民法院为福建某集团有限公司的83名债权人兑现债权1000余万元。据悉,2019年至今,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与顺昌县人民法院依托“放水养鱼”方式,已为该企业顺利兑现债权6400余万元。
2013年以来,福建某集团有限公司陆续陷入诉讼漩涡,多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由于企业关联案件数量多、执行标的大,且涉及多个执行法院,分别执行难度巨大,债务化解困难重重,执行效果始终不甚理想。
如何才能在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被执行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效果?对此,顺昌法院结合案情向南平中院申请协同执行。
南平中院迅速与顺昌法院就协同执行工作进行对接和推进,对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各种问题制定了周密的协同执行方案,想方设法啃掉这块“执行硬骨头”。
因被执行企业现有的厂房等财产存在有抵押权受偿的情况,该财产的剩余价值已不大。经过反复权衡,慎重考虑,执行干警们与县委县政府、申请执行人以及被执行企业负责人等共议“还债”良策,释放出促成各方共赢的善意信号。
2017年,福建某实业有限公司承包经营了被执行企业的土地厂房和设备,被执行企业可通过每年收取租金的方式获得收益,并以此清偿债务。多年来,南平中院协同顺昌法院在充分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持续关注着某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通过定期进行“法治体检”、开展普法宣传等方式“回头看”,积极回应企业司法需求,使其在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的同时不断发展,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截至目前,被执行企业已兑现债权6400余万元。
“执行工作不应当被视为一场零和博弈,而应该在法律框架内协同探索出案件处理的最佳方案,适度把握强制执行措施,让执行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实现一场共赢新生。”顺昌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鄢一峰表示。
据介绍,顺昌法院将持续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以“双赢多赢共赢”思维,进一步用活用优交叉执行制度,积极打造惠企安商暖环境,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在前进路上更有信心、更有希望、更有保障,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