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海峡姐妹】高少萍:剪出大美乾坤,剪出中国故事

  高少萍,民进会员,当代剪纸艺术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获得者,中国剪坛十把金剪刀称号获奖者,全国第十一次妇代会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六届)候选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2020年、2021年两度入围“八闽工匠年度人物”奖提名,福建省美术馆(馆聘)首席民间艺术家,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分会副会长,漳浦县剪纸协会会长。

 

 

  作为剪纸传承人,高少萍身上有着无数光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剪坛十把金剪刀”等称号获得者,但在这无数的光环中,最让高少萍感到自豪的身份是漳浦剪纸非遗传承人。

  保护传承育人才

  高少萍自幼师承林桃和黄素两位民间剪纸大师,长期挖掘和抢救民间剪纸各流派技艺,整理抢救保护老艺人作品,并将这些宝贵资料用在剪纸教学课件中,使各地学生有幸见识漳浦剪纸的百年珍品,矢志将剪纸艺术传承光大。

 

 

  “传授剪纸技艺是挖掘和抢救民间剪纸技艺的最好方式。”高少萍表示,几十年来,她坚持到学校、机关、社区、乡村和部队开展义务教学和剪纸展示,累计举办了逾百期免费培训班,培训了几万人次的剪纸爱好者,培养出一批批剪纸新秀。与恩师著名连环画家黄灶顺老师合作出版连环画《妈祖》(ISBN 978-7-5056-3413-8 连环画出版社2017.7),著有《漳浦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ISBN 978-5393-4421-8福建美术出版社2022.12)。发表《新时代漳浦剪纸创新性发展研究》 等多篇论文。培养的徒弟中有魏琴、王志峰等一级技师,陈敏蓉、陈燕丝等二级技师为代表的一批剪纸新秀。

  广泛传播剪纸艺术,不断提高剪纸作品的艺术品位,推动民间艺术走进美术馆、文化馆等殿堂,高少萍在福建美术馆、厦门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江苏常熟美术馆、陕西美术博物馆、大连美术馆、江苏九华美术馆、北戴河劳模园等多地举办过个人剪纸作品展览,甚至远赴澳大利亚等国展览。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及地方博物馆收藏。

  高少萍深耕剪坛数十年的经历,让她真切地感受到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的不易。作为两届省人大代表,她多年来积极为保护民间艺术、扶持老艺人奔走呼吁,先后撰写《关于加大力度扶持保护漳州民间艺术的建议》《关于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建立创作优秀作品激励机制的建议》等代表议案,得到了省级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并办理。

 

 

  创新融合勤探索

  非遗也需要创新,在从事非遗传承工作中,高少萍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点。技艺上,改单色剪纸为套色剪纸,改剪纸小型张为各种规格的大型张、异型张;工具上,高少萍剪刀刻刀相结合,解决了高楼大厦的笔直和现代题材的流畅度,用线条弧度来表达透视效果,提高创作效率,作品可长达数米;主题上,高少萍剪纸聚焦时代和现实题材,拓展民间剪纸的创作视野,吸收时尚元素,使传统剪纸作品契合当下审美和价值追求,丰富了中国故事家乡故事的表现形式;传播上,将剪纸搬上舞台表演,现场载歌载剪富有感染力。装裱美化剪纸作品,使其成为装点厅堂馆所的艺术品,走向市场。

  高少萍坚持守正创新,走出一条紧跟时代风貌的剪纸创作之路。尝试将版画的木刻特色融入剪纸,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刀剪结合、阴阳互补”的剪纸工艺,使作品既具有南方剪纸玲珑剔透、纤细秀丽的风格,又能表现纯朴、浑厚、豪放和粗犷。特别是刀剪结合法使完成整幅作品的效率大大提高,解决了尺寸限制内容、题材等难题,让高少萍完成许多有影响力的巨作,如《清明上河图》《一带一路大篇章》《家乡的故事》等等,让高少萍的剪纸技艺持续实现新突破。

  广泛交流得美名

  在剪纸生涯中,高少萍曾有过多次重要的现场剪纸表演,其中令高少萍倍感骄傲的是为不丹国使团表演剪纸。2015年,不丹国使团返程途经漳州时,高少萍以精湛的表演技艺和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远方的贵客,用剪纸促进文化交流。高少萍被各级政府选派出访过澳、泰、法、俄、德等30多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作品和表演惊艳世界,发挥了剪纸非遗传承人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为增进海内外各国文化的互相了解、交流互鉴发挥了艺术作用。

  2009年2月,中国侨联聘高少萍为“华侨华人慈善文化传播爱心形象大使”。2016年10月9日,在世界福建闽乡恳亲大会上表演并传授剪纸艺术。新冠疫情期间,她带领徒弟开展线上剪纸教学,通过连线把新疆、全国非遗传承人、中国驻英大使馆等泛在的学习者吸引进课堂。2023年2 月,全国侨联举办“亲情中华”世界华人美术书法作品展,高少萍剪纸作品《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特邀入展并获得金牌,万俊立主席特意选了该作品为背景与高少萍等参展者合影。

  高少萍从事漳浦剪纸40余载,作品获金银奖百余项,个人获多项荣誉。曾作为艺术界代表于 2017 年国庆节应邀参加人民大会堂国宴。2023年参加央视戏曲频道春节特别节目演出。受邀在院校设立大师工作室。传承漳浦剪纸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