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木扇青瓦屋,门前一田茉莉花。”推门见百亩花田,姐妹欢笑闻花香。如今,家住福州市长乐区黄石村的长乐黄石茉莉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闽英,正将自己的日常生活谱写成福州民谣所描述的幸福景象。

福州市长乐区黄石村是知名侨乡,以“茉莉花”添香赋彩黄石村复兴之路是林闽英的梦想,回顾她那萦绕着浓郁的茉莉花香的逐梦之路,“守正出新”是她的关键词。
因“对土地有感情,对茉莉花有感情”,林闽英和丈夫一起接手了祖辈传下来的茉莉花田,并作为“新农人”大胆摸索茉莉花产业的发展之路。2013年,林闽英带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几年间,合作社从单一的茉莉花种植成长为涵盖茉莉花种植、网络销售、茉莉花茶加工生产、销售的综合基地。

如今,她担任着福州市妇联执委一职,不仅充分发挥女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当地困难妇女创造就业机会,还开设“茉莉学堂”、组建福州市妇联“姐妹乡伴”公益项目巾帼志愿者团队开展公益志愿活动,以文创概念启迪村民“重新讲述”黄石村的茉莉花故事,贡献了一份巾帼助力乡村振兴的“茉莉答卷”。
茉莉花田里的守正创新
“我丈夫祖辈百年来4代都是种茉莉花的,一路经过鼎盛、衰败时期……他家的种植从未间断过,因为对茉莉花情有独钟,是亏本也要做的。”谈起为何会与茉莉花结缘,林闽英的语气里满是自豪与感慨。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她,婚后便和丈夫主动接过担子、坚守40亩花田,而那时恰逢茉莉花茶价格跌入谷底,价格的不景气使得不少当地花农纷纷放弃种植茉莉花,改种更值钱的龙眼、枇杷。

“甚至有些花农把50年的茉莉花苗从土里挖出直接扔在路边,真的太可惜了!我们就到路边把这些花苗捡回来种。”林闽英回忆道,“其实那时候我们也很苦恼,一方面茉莉花价格低,另一方面做农业是看天吃饭,如果我们想不出其他出路,要坚持下去也很困难。”
于是,林闽英与丈夫开始“算成本”“拓思路”,跑到花卉市场考察调研行情,幸运的是,他们碰到需要大量茉莉花苗的河南客户。就这样,林闽英以种苗生意维持着家中茉莉花的种植面积,并在与全国各地客户的多方联系和维护中,把茉莉花苗打造成园林绿化花圃苗木,成为当前综合基地产业链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同年9月,想要“做大做强茉莉花种植业”的林闽英与丈夫林永光一拍即合,成立长乐黄石茉莉花专业合作社,林闽英担任合作社的负责人。
合作社成立不久,花茶制作技艺(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又于2014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时,正为了解决茉莉花产能过剩问题的林闽英再次看到了机会,夫妻二人果断从花农转型到茶农,开始投入大笔资金购置茶叶加工设备,并注册了商标,对茉莉花茶进行深加工,打造自己的品牌。
同时,秉持着在制花茶上要精益求精的林闽英,又以创新精神另辟蹊径,专攻“茉莉红茶”。传统大宗茉莉花茶以烘青绿茶为主要原料,林闽英却转身往闽东闽北走出自己的“茶马新道”。
红茶窨上福州茉莉花的冰糖甜,林闽英的茉莉花茶品牌“绝代芳华”一经推出便声名鹊起。而这份既可以体验茉莉花的芳香,又可以领略红茶口感的醇厚甘甜的花茶还相继获得了2022年、2023年福州市茉莉花茶茶王赛金奖。“现在,茉莉花茶行业对我们家茶的品质给予了肯定,我们也就更有信心了。”林闽英说道。
携手农村姐妹共进“乡村振兴路”
茉莉种养需要大热、大肥、大水,每年5月下旬到10月中旬,便是茉莉花的采摘旺季。这时,走进营前街道黄石村新闽莉茉莉花基地,便可见洁白的茉莉花簇拥枝头,阵阵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花农们头戴遮阳工具、腰系口袋、穿梭其间、摘花正忙。这里的花农大多数都是女性。
“在这里,我学会了制茶手艺,也有了稳定收入。”在黄石茉莉花专业合作社,村民陈惠琴刚采摘完茉莉花,又来到村中的闽莉茶业公司帮着制茶,忙得不可开交。陈惠琴在合作社工作已经有六七年了,现在是采茶加制茶的一把好手。“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原来全靠丈夫一个人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我也有一份收入,帮家里分担了部分经济压力,日子过得还算宽裕。”
长期以来,林闽英优先雇佣当地困难妇女,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她们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她联络福州市妇联,以助力创建现代农业巾帼示范基地的形式,给合作社的女员工提供培训。林闽英自己也到浙江汲取乡村振兴新理念,进一步打开创业“思路”,带领家乡的妇女同胞们一起生产、一起致富。因其在带动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推动巾帼乡村振兴行动中充分发挥巾帼示范作用,今年初,林闽英被授予了“福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此外,林闽英主动融入市妇联牵头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在“海峡姐妹集市”活动中,她凭借以往的电商销售成功经历以及对当前火热的直播带货的探索,将合作社高品质的茉莉花茶进一步推广出去,茉莉花茶在直播中攒下不俗的销售额;在“姐妹乡伴”美丽乡村旅游线路的线上推介中,林闽英1520万株茉莉花的花田,也备受关注。
“农村妇女是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当前,新闽莉茉莉花基地种植茉莉花面积350亩,茉莉花年产量20万斤,茉莉花茶年产13000多斤,总产值可达1200多万元,正不断吸纳更多的农村妇女。
“茉莉样本”振兴乡村
在黄石村茉莉花田旁,有一栋前店后厂的复合型办公大楼,林闽英在一楼专门开辟了一个活动室作为活动场所,常态化开办“茉莉学堂”,该学堂还吸引了不少当地妇女和中小学生前来学习,有效传播了茉莉花文化。
2018年,福州市妇联发起“姐妹乡伴”项目助力乡村振兴,该公益项目率先落地黄石,林闽英所带领的“茉莉学堂”团队便是“姐妹乡伴·美丽家园”公益项目巾帼志愿者团队之一。“我们以黄石茉莉花专业合作社与新闽莉茶业公司为依托,每个月开展系列活动,包括组织孩子们学习茉莉花的保护开发知识、茉莉花采摘体验、茶道学习等课程,组织志愿者及乡村女性开展制作茉莉奶酥、茉莉花手工皂等活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林闽英说道。
如今,黄石的妇女们日常聚在一起,聊的内容少了些家长里短,更多的是“村里修建的木栈道要不要绕过一棵古树”“巾帼志愿者在村里除了大扫除还能干什么”“如何让小孩子们真正懂得茉莉和黄石的历史”等更为“高大上”的内容。
“一旦跳出茉莉花单一种植的限制,用文旅概念对接农业发展,衔接乡村振兴国策,舞台就很大了。”林闽英说道。
随着长乐营前街道携手黄石村、长安村和湖里村,共同规划研学营路线,将黄石村的茉莉花、古龙窑的当地文化资源纳入其中,林闽英的茉莉花田和家庭农场陆续迎来了不少福州小学生群体的研学体验和高校师生的调研考察。
林闽英表示,接下来还是以茉莉花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为主,同时在新产品研发、电商销售、文旅融合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提升产业价值链,让茉莉飘香四方,也让更多人了解、传承福州茉莉花与茉莉花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