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薪火相传 闽江学院师生走进闽清学习传统技艺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8日电(秦盈盈 吴雯婕 高慕湉 陈媛) 7月16日,闽江学院法学院暖风行动队坂东分队的队员们走进闽清县,体验当地制作“斗笠”与“剪纸”传统手艺,感受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领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据悉,闽清县坂东镇秋竹仔斗笠编织技艺已有206年历史,是闽清县公布的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在闽清车墘村,仍有一群工匠在坚持和传承这一手工技艺。

  实践队员们来到当地一座老房子前,屋内五六个奶奶正在剖着竹篾,编织着斗笠。奶奶们将传统编织技艺倾囊相授,队员们在她的讲解和鼓励下,动手实践,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细腻与匠心独运。

  斗笠作为闽清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遮阳防雨用具,它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岁月痕迹,是老一辈匠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心血的结晶。

  “一剪之趣奇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以其精湛的手艺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著称。实践队员们向剪纸师傅学习技艺并沉浸感悟闽清剪纸的魅力。

  在接触剪纸的过程中,队员们感受到,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是剪纸艺术茁壮成长的秘诀。随着时间推移,闽清剪纸技艺逐渐融合了更多带有地方特色的元素,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走出一条独具乡土民俗的剪纸发展之路。队员们在一剪一刻中,初步学会了剪纸的方法技巧,对剪纸的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同感。

  剪纸艺术进校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队员们将学到的剪纸技艺手把手教给小朋友们,一张张普通的红纸通过巧妙的折叠和灵活的裁剪,使纸上的线条轮廓“活”起来,拉近了青少年与民间传统艺术的距离,在美育学习中点燃传统艺术的火种。

  素笠古韵续薪火 ,一纸一剪绘华章。无论是竹编斗笠,还是纸剪窗花,仿佛都能感受到传统艺术的温度,一半来自手工艺人的细细雕琢,一半来自历史的久久积淀。闽清传统文化如同接力棒,在新一代青年手中传递,代代不息。(完)